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纸币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比,就不了,现在主要讲讲怎么发行纸币。”钟进卫的脸皮甚厚,自己都对货币这门经济学科一知半解,却在这里充当大师。

    “大明宝钞之所以发行后仍然没有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货币,是因为发行方式的错误。”

    钟进卫回忆后世在网上看到的内容,道:“大明的宝钞印出来后,是直接给大臣,给军队的吧,还有是让商人用银两来进行兑换,是不是这样的?”

    不是很肯定,还是先问下的好。

    “是的。”温体仁配合着给了答复。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大明宝钞应该是值那么多银两了,但大明宝钞的成本其实也没多少,老百姓换了回去后,如果不能用来交易,就和普通的纸没什么两样了。而银子和铜钱却不一样,就算不能用来交易,但其所含的价值还是在的,可以用来制作银器铜皿之类的。是不是?”

    大白话就是通俗易懂,谁也不能否认,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听得明白。

    “大明宝钞一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能用?是因为朝廷强制使用,朝廷一贯宝钞就是值一贯银钱。可渐渐的宝钞越发越多,我这手里还有很多没用完的,结果又收到好多。好,那我就拿着宝钞四处买东西去,反正有很多,花不完。我这样做,你这样做,最后大家都这样做,这么做的最终结果就只有一个,一贯宝钞买到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少。而正是因为宝钞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老百姓就对宝钞越发的不信任,恨不得马上出手,又开始用宝钞买东西,于是,一轮一轮的下来,宝钞也就是一张纸了。”

    这些贬值的道理,温体仁基本明白,但崇祯皇帝就不是很明白了,货币这块内容,实话,古代还没有专门的人研究货币的经济体制和规律,有明一朝的皇帝都不怎么理解,全是要用钱了就印宝钞。

    “那么怎么让宝钞重新从纸变为货币呢?我觉得现在是个好时候。”

    “中兴伯此言何解?”

    “大明宝钞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怎么印制了,这样,重新启用大明宝钞的历史负担就会轻很多。我们可以分几步走。”

    “第一步,回收以前的大明宝钞,然后统统销毁,把历史负担解决掉。”

    崇祯皇帝摇摇头:“朝廷现在没有能力去回收大明宝钞。”

    “不是一比一的回收,可以用市场价去回收,比如一两银子回收几千贯大明宝钞。”

    崇祯皇帝还是摇摇头,朕的银质容器都被融掉作为军饷了,那还有额外的钱去回收以前发行的大明宝钞。

    “那算了,干脆耍赖皮好了,咱们另外发行一套纸币,这样就没有一点历史负担。”钟进卫想着封建社会还是有好处的,就是真这样赖皮掉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

    “钟师傅且往下讲。”

    “第一步,召集全国最好的工匠,用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和最好的纸币专用纸来进行印刷纸币,尽最大可能来杜绝伪造纸币的可能性。”

    纸币的一大缺点就是怕伪造,这点,明朝人都是有见识的。以前的大明宝钞上面直接就写明,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伪造的处罚不可谓不重。

    因此这第一步没有任何问题,崇祯皇帝和温体仁都理解。

    “第二步,建立准备金制度。”

    这个听不明白了,崇祯皇帝问道:“何为准备金?”

    “就是发行多少纸币,就储备多少实物。打个比方,朝廷要印一千两纹银的纸币,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