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借天改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八章 两策之论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本人是不屑用的,断句,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基本功。但看陛下的意思,是比较看重这些东西,并想推广,要不然也不会叫自己来。

    想了下,确实也存在因为断句问题而发生的一些误解事件,或者是故意误解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比如对圣人之言的断句,都断句为对自己有利的读法。如果有一套符号来规范的话,或许就减少了很多歧义,与一些重要公文或对应的要紧事项中不止出现传达有误的情况,看来要推广还是有必要的。

    想到这里,温体仁把奏章一合,然后对着崇祯皇帝躬身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此套符号用于正式公文或要紧事项的传达,能保证意思的正确传达。故臣恳请陛下推行此法。”

    嗬,不用崇祯皇帝开口,温体仁就把他的想法先出来了,真是人精。王承恩在一边如是想道。

    “这么,你们礼部是同意推广这套标点符号了?”崇祯皇帝确认道。

    “是的,陛下。”温体仁想着,这套东西对于所有人,并没有切身利害关系,推广并没有难度。

    “好,此事就交给卿去做了。推广之后,奏章,公文等官方正式内容,包括布告等都需使用此套标点符号。至于民间诗词歌赋文章之类,无须要求。”崇祯皇帝见温体仁确认没有意见的,就把这事吩咐给了他。

    “是,陛下。”温体仁拱手道。

    吩咐完这件事,崇祯皇帝低头看向御桌上剩下的那封奏章,一时没有话。

    温体仁等了会,没发现崇祯皇帝有给自己看剩下的钟进卫的主意的意思,于是,就想告退。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抬起头来,开口了:“这些天的事,朕想爱卿应该都有看在眼里,不知有何看法?”

    温体仁一愣,以为要给看那第二个主意呢,没想却是问过去几天事情的看法。低头想了一会,然后道:“陛下,臣以为,钟先生的一句话可以概括。”

    崇祯皇帝一听,来了兴趣,显得更关注了。

    “即为岳武穆的一句名言: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前些天的事绝不可能发生。”

    是啊,朕的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的话,那还有建虏猖狂的份。崇祯皇帝的心里叹了口气。

    不过光叹气是没有用的,崇祯皇帝问温体仁道:“爱卿可有良策?”

    “臣以为,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另倡导廉政,打压贪fu,提拔有为官员,严肃大明律,发挥督察院作用,会有好转。”

    崇祯皇帝微微有点失望,意料之中,但也是意料之外。意料之中是因为大部分言论都是老调重弹,大家都这么。意料之外是位居高位者,当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引导廉洁风气。其他大臣还没有一个敢的。

    “爱卿生活清苦,乃廉洁之臣,朕心甚慰。之前卿救驾有功,朕一直未赏,今次钟先生已醒,并给朕推荐了几个人,朕甚满意,且又给朕出了两策,朕想一并封赏之。”崇祯皇帝站起来,微笑着对着温体仁道。

    “臣之本份,不敢当赏。”

    “朕意让你入阁,协助朕做好吏治。可好?”

    入阁是每个文臣的终极目标,也只有入阁之后,才有希望当上内阁一把手,那时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己的政治抱负也能得以施展。想到这里,温体仁躬身拱手道:“陛下,替君分忧乃臣之本份,只是阁臣按规矩,乃需廷推。”

    “这个不用爱卿当心,爱卿有一大优点,朕以此提拔爱卿入阁,谅他们也无话可。”崇祯皇帝很有把握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