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越战的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五章 里应外合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因很简单,他并没有跟上级说是哪座高地,那么能清楚的知道越军地道是在这座高地的。就只有越鬼子自己……

    战士们本来就做好了战斗准备,这时一得到命令立时就朝那些“解放军”扣动了扳机,“解放军”哪里会想到我们说打就打,毫无防备之下只一片弹雨之后就倒下了一大半,剩下的一些比较灵活的当下就趴在地上做各种规避动作或是端枪反击……

    但是,他们这时正处于半山腰上,山顶上有我军的两个排,山下还有粱连兵的一个排……换句话说。这些越军其实是在我军的包围之下,再加上兵力又不成比例,所以我相信我们可以轻松的把他们吃掉。

    然而……我担心的却不是这些。

    越军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用一个排的兵力来偷袭我们一个连呢?

    按常理来说……这四周可以说到处都是我军的部队,周围的丛林也被我们给烧得差不多了,所以就算越军能偷袭成功也很难从我军的包围圈里冲出去,这显然是一种自杀式的偷袭。

    越军为什么会发起一次自杀式偷袭呢?

    原因就只有一个,地道里的越军意识到危险了。

    我不知道地道里的越军是怎么知道危险的。或者是他们听到了我们说话,又或者他们有个观察孔……总之他们就是知道了,虽然知道但苦于我军用火力封锁着地道口让他们无法冲出来,于是就调来这支越军部队。于是就有了这次偷袭……

    偷袭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里应外合,帮助被封锁在地道里越军突出包围!

    于是我没有多想,完全不理会那些被压制在半山腰的“解放军”部队,而是掉转了枪口就朝石门方向瞄去……

    果然不出我所料,石门很快就打开了,是向下打开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向下打开还是向上打开的还会有区别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有讲究的,都是经过仔细的考虑和验证的,否则都有可能在实战中造成损失。

    就比如说这个石门……如果是向上打开的话,那越军就必须要有人将石门顶开,在这时如果有人开枪打死顶门的人呢?石门就会因为重力再次关上,于是就必须再有一个人来顶开石门,接着再被打死,如此反复……我们解放军可有福了,在外面练枪法就得了,而且还是真人靶的。

    再说了,如果石门是向外打开的,万一有一名解放军战士冲上去把这石头给扣上呢?或者是在这石门上压几块大石头呢?好吧,里头的人都别出来了!

    但如果石门是向下打开的,这些问题就完全不存在了,而且这石门是开是关全都掌握在躲在地道里头的越军手里,咱们都拿它没办法。

    “门开了!门开了……”

    “鬼子出来了!”

    负责封锁石门的几个战士紧张得大叫,也不管那地道口有没有人钻出来,一扣扳机“哗哗哗……”的就是一排子弹。

    然而地道口却一个人也没有冒出来……这早在我的预料之中,越鬼子也不是傻子,那圆形的地道口仅容一个人出入,这样冒出头来那还不是找死?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开枪,只是透过狙击镜紧紧地盯着出口……

    接着抛出来的就是手榴弹……我很快就意识到那不是手榴弹,而是烟雾弹,因为那玩意是圆柱形的,而且屁股还冒着一股浓烟……就像在现代电影、电视里看到美国佬常用的那种。越鬼子用的应该也是美国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