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第二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再度起航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西班牙的这笔军售,无疑是给德国提供了一个战舰翻新的绝好机会。

    根据德国现行海军法的规定,每年仅仅开工1艘战列舰用于代替老旧的铁甲舰;即便是清英为了给日后公海舰队的主力阵容凑数,又往里面硬塞进了一项决战型装巡的预算,不过仍旧是没有改变德国海军展度相对较慢的局面。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对于海军舰队的这个展度早就颇有微词;在他看来,把装巡赋予决战能力固然是提升性价比的极佳策略,但这却是海军钱袋子穷的叮当响的三流国家的体现。德意志身为欧洲大6上屈一指的豪强,富甲四海,竟然也要靠这种方式来提升主力舰队的规模,这无疑极大的折损了帝国在世界海军列强中的颜面。除此之外,决战型装巡为了实现高航,其战列线能力也较真正的战列舰要逊色不少;而在当下,战列舰才是海战中的起仲裁作用的力量!

    见威廉对战列舰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求,清英便也不再坚持将全部的卖船所得都投入到决战型装巡的建造中去,而是顺从的威廉的意愿。作为威廉的便宜次子,清英可以向帝主提出不同意见,但当威廉下定决心之后,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对皇帝的全力支持。在很多时候,选择坚定不移的执行中策,要比为上策的施行而反复争论要强得多!对于清英而言,他也有必要保持在威廉面前一如既往的圣眷,以便于为今后的行动奠定更好的基础格局。

    不过,清英提出的改进版决战型装巡,却也给了威廉前所未有的巨大诱惑。以鱼雷在水中26节的正常航行度来计算,3ooo米距离不过是4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战斗鱼雷射塔的构想得以成功实施,其2分钟1的鱼雷射度足以能够及时补刀,将第二枚鱼雷射到对方战舰正在为规避第一枚鱼雷而改变的新的航道上。即便是这个想法最终付诸失败,但清英为其附加的那个补救措施,仍旧能够挽回因吨位上涨而带来的全部损失!

    面对这笔稳赚不赔的生意,饶是威廉再怎么想多造战列舰,也是忍不住有些心动了。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威廉将原本3艘战列舰的预算削减了1艘,将其更改为改进版的决战装巡。如此一来,再加上德国海军本来就有的年度计划,他们将于1898年开工3艘战列舰和2艘改·决战装巡,造舰度为有史之最。当德国政府在一次政府报告上宣布了今年的这一预算之后,整个会场为之沸腾,爆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海军战舰的建造从来就不仅仅是造船厂的事情,它还牵涉到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火炮等无数的领域;就连民间最普通的手工小作坊,也可以为战舰编织悬挂彩旗的长绳!1艘主力舰的建造,都能在为其数年的建造工期里解决数千人次的就业问题,为各个领域的资本家带来可观的收益,更何况今年是一口气开工了5艘新型主力舰?

    伴随着国会议员们山呼海啸般的喜悦呐喊,一份对先行海军法的临时修正法案迅出炉,德国政府在西班牙人那里掠夺而来的74oo万马克巨款被尽数注入海军的金库;而由于设备维护和人员开支的费用早有预算,因此这笔钱全部被用在新舰的建造上面。机械轰鸣,钢水倾斜,批3艘1385o吨的战列舰在德国造船厂同时铺下龙骨;看着老迈的海军大臣那张满面红光的脸,清英忽然在想,若是提尔皮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又会不会后悔跑去了万里之外的远东了呢?

    ————————————————————————

    就在德国海军部催促下属设计局完成新型改·决战装巡的设计工作,准备大展拳脚再度开工新舰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动乱局势,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缅因”号铁甲舰的爆炸,在美国国内掀起了一股澎湃汹涌的舆论洪流。

    在此之前,美国从来都没有对西班牙开战的意愿。这不仅因为那场造成数百万人死难的南北内战才过去3o余年、其间的伤痛还没有从美国民众的心中消退下去,更是由于美国民众满足于当下富裕承平的惬意生活,对海外殖民地什么的根本提不起半点的兴趣。在美国人民看来,自己的国家既不缺资源、又不乏市场、生产力更是位居世界第一,根本用不着像那些巴掌大小的欧洲国家一样去拼命的向海外开拓。基于民众的这一普遍意愿,美国一项都对海外事务不甚上心;自己的生活已经够好了,何必再要去搞什么要死人的战争、夺什么殖民地?

    如果按照正常的展趋势,未来十年内美国都不一定会把目光投向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