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七章 这不是巧合 (3/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任命的问题上,朝廷一般都会给商相公面子,这也算是一种隐性福利和潜规则。

    若能在一个地方连续当十几年官,那足以将外来户变成土皇帝了。特别是成化十一年后。由于种种原因朝廷罢设浙江巡抚,在没有巡抚的情况下,宁老大人这个左布政使便成了真正的浙江官场第一把交椅。

    据说这也是宁老大人升巡抚的事情被搅黄后,商相公所给的补偿。让他当一个不是巡抚的巡抚。所以官场也有句俏皮话,宁良老大人是天下地方官中最接近巡抚的存在。

    不过对这么一位大人物。方应物确实没有什么拜访的心思,去年北上的时候路过杭州,他也没去拜见宁良。

    这不虚伪和矫情,也不是故意显示傲骨,原因很简单,因为宁老大人太老了。

    宁老大人是商相公的同年,正统十年进士,到如今三十多年。商相公都已经致仕,而且那个时代活跃于政坛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故而宁老大人显然也已经进入了官场暮年期。

    对于年纪轻轻、看重长期效益的方应物而言,宁老大人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其一,像便宜外祖父王恕虽然也是老头子,但却是历史名人,方应物知道王老头能硬挺到弘治朝,还当了吏部尚书。

    不过换做宁老大人,方应物就没什么印象,说明宁老大人也就到此为止了,退休养老也就眼前了。

    其二,这种身居高位的老官僚见多识广,小利小义是糊弄不了的,而且多半讲究很多,想交结常常要下大本钱,性价比很差。若投入太多,万一过两天老人家就致仕,那岂不血本无归?

    其三,宁老大人虽然就在浙江布政使高位上,但毕竟不曾入朝,没有执掌过中枢要职,局限性很大,对全国的影响力很小。换句话说,门生故吏之类资源大概也不行......

    其四,方应物有几分根底了,气定神闲得很。所以已经不需要像从前那样,什么机会都不能放过,一切可能性都要抓住。如今即使不结交宁老大人,他也不觉得可惜。

    不过分析归分析,既然宁老大人这有渊源的老辈高官主动邀请相见,方应物也不会故意拒而不见,该做到位的还是要做到位,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功夫。

    ps:新一章如约送到,不知月票还有没有!下一章大概是中午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