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第 240 章 你造的是学院还是抵御…… (3/3)
家都是冲着名垂青史的念头去。若是他们生前成了太学宫的讲师,将其建成稷下学宫第二,那在后世绝对是能封圣的存在。
是在史记与先贤典籍里都要分出一章的大人物。
为此,这些人才不远千里地赶来关中,然后与许久未见乃至素未谋面的死对头们打个狗血淋头。
如果太子真的停下太学宫的建设工程……
嘶!依照汉家皇帝对匈奴的念念不忘,这事怕是彻底凉了。
所以不能让殿下乃至陛下打退堂鼓啊!
彼时觉得大汉得用两三代才解决匈奴的诸子百家立刻表示不就是捐古籍嘛!我捐,我捐。
目的达到的刘瑞又规定了哪些书是列入指标的,哪些书是不算在内的。
而等学宫开始动土时,不仅是太史府的书籍翻了五倍,原先设计的盟府(图书馆)也要重新设计,并且得召更多的人保护这些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
后期因为政务繁忙,无论是刘瑞还是刘启都没心思过来看看工程进度,甚至将其下放给各大学派自己完成。
没办法,皇帝愿意建个围墙划块地都算给面子的了。
他们老刘家的棺材本是给后代打匈奴的。
由此可见,刘启对刘瑞是真的不错。
当初刘瑞要去巴蜀制盐,刘启二话没说就给儿子批了两万金。
面对这群上一秒还吵得不可开交,下一秒就彻底傻眼的读书人,刘瑞也是眉头一皱,难以置信道:“你们真以为是孤一个人出钱呐?”
不会吧!不会吧!
不会真有人花别人的钱而不心疼吧!
刘瑞的眼神意思明显得连三岁小孩都能看懂,那些自诩清流人物的诸子百家也不好多说,只得回去开会讨论,问问谁能资助一下,或是家里有手艺的能不能来帮衬一下,别让他们两眼一黑地开始搬砖啊!
所以你知道高高在上的黄老家和法家为何同意收工农之子吗?
这就是原因之一。
刘瑞想着省时省力和借机探探诸子百家的深浅,结果……
“陛下,您……是否要请太学宫祭酒过来问问情况?”李三极少见到刘瑞如此失态,毕竟以西汉的技术,搞个三层楼就已经厉害的无以复加了,基本是阳城延那种未央宫的设计师才敢接手高楼设计。
汉代的建筑工艺突破三层还是在东汉的中后期。
刘瑞这种见惯高楼的穿越者倒好,李三这种古人才叫难以置信:“直达云霄也不过如此吧!”
来之前有围墙和树叶遮挡,加上此处地势不平,所以不知到底几层。
现在看来……
“藏拙是吧!”刘瑞瞧着吭哧作业的墨者们,意味深长道:“朕要找巨子聊聊。”
问问他们到底有多少人才流落在外。
借着墨者工坊的便利又藏了多少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