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以黔首之身做到护军,然后娶了平阳侯府的远亲靠的自是灵巧的脑子与对人情世故的把握。
见到对方笑脸盈盈地说着为难之话,卫康也不含糊地递上铜钱,一副非常上道的模样:“吾也知道公的不易,所以这点小钱还请公为吾家奔波。”
少府的属官颠了下铜钱的重量,笑容不免淡了几分:“关中的田地一向抢手,即便是在蓝田县等偏僻郊县也从来不缺购买土地的人。”
“公既与平阳侯府有亲戚关系,吾自得为公去奔波,只是这时间上可能不太友好,您看是否等上几日。”
言下之意就是好处给的不太多,在家慢慢等消息吧!
卫康摸摸干瘪的衣兜,笑容不变道:“公这又是什么话。只是咱家刚到关中,很多事又没有着落,所以还望公等几日。待吾家安置后再请公去九市喝酒。”
“如此甚好。”少府的官员点了点头,满意地转身离去,徒留卫康带着来买饲料的郑青神色微冷,又向少府的其他官员打听一番才缓缓离去。
与此同时,只有卫康之妻坐镇的卫府门口迎来带着皇后赏赐的李三等人。
正与卫媪织布的卫康之妻曹细君闻言,还以为是宫里的使者找错人了,问了三遍才相信这是自己的运道,于是带着全家迎接宫里的使者,然后又让卫媪的长子卫少君去把不在家的卫穆儿给叫回来,顺带通知出门办事的夫君赶紧回来。
李三因为刘瑞和薄皇后的态度而对卫家非常客气,进屋等着兵荒马乱的卫家全员到齐,收拾齐整后才将太子相中卫家小娘子的消息告诉他们,然后奉上椒房殿的赏赐。
“李公,小女能得太子赏识自是卫家的福分,只是小女……”卫康看了眼人高马大的女儿,一切尽在不言而语之中:“是否是宫里的贵人认错了,把小女的侍女认成小女?”
如若这般,他便收卫媪的女儿为义女,省的人都接进宫了才发现找错了人,使得卫家承受太子的无名怒火。
李三露出安抚人心的笑容道:“卫大人放心,这选给太子的良家子都是经过调查的,自然不会找错了人。”
“太子中意的正是您的爱女,还请您让卫家小娘准备一二,择日搬入太子北宫。”
末了,李三还后退一步,衬出一旁的赵子鸢道:“这是皇后派来教导小娘的赵女史,不仅是北宫里老人,更是教过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由此可见太子与皇后对小娘的看中。”
听了这话,卫康才信自家女儿有此福气。
只是想想刘姓宗室的名声,以及女儿不同寻常的外貌,他又显得十分忧虑。
李三作为太子的心腹兼下任宦官令的有力竞争者,自然明白重臣宠妃对太子的影响,所以尽力搞好与未来国丈的关系道:“您放心,太子若是并不中意贵府小娘,也不会让咱们特意走一趟啊!”
言下之意就是太子没准就好这口,您的忧虑纯属多虑。
这话倒是说服了卫康,使其松开紧皱的眉头,勉强笑道:“承蒙李公教诲,还请李公不要推辞。”
说罢便给李三塞了一个锦囊。
这种赏钱可是必须收的,所以李三并不在意给了多少,而是让人赶紧递上椒房殿的赏赐:“皇后听说卫公一家刚到关中,所以赐下黄金一千来给小娘置装,还请小娘不要推辞。”
汉承秦制而有厚嫁之风,即便是从掖挺走上嫔妃之路的也会在发达后得到老家的补妆,借以拥有私人财物。
卫康与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