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刘濞坐阴影笼罩的王位,喃喃自语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呵!我也是刘姓子孙,凭什么这天下他刘恒的子孙坐的得,我就做不得。”
“就凭他是叔父的儿子,而我只是用完即扔的子侄吗?”
“不,刘恒只是运气稍好。”
“他根本不配当叔父的儿子。”
“这天下也不该由刘恒那厮儿的无能后辈继续坐着。”
而等他入主关中之时,就是为爱子报仇之日。
……………………
刘启把太子罚去高庙思过一事无疑令栗姬十分愉悦,连带着凤凰殿里的宫婢都好过了不少,不必如之前那般心惊胆战地活着。
可是这般轻松的日子没过多久,便以刘瑞的回宫而宣告结束。
栗姬以为经此一遭,刘启已经看清刘瑞的狼子野心,不说是让越权控制关中出口的刘瑞彻底玩完,但也不能如此之快地掀过此章,继续让刘瑞出席朝会,频繁出入宣室殿,就好像是刘瑞的权利并未因此大打折扣,反而有逐渐加强之势。
为什么?
不仅是栗姬这个脑子有坑的人看不懂刘启的操作,就连一些脑子清醒的皇子外戚,勋贵大臣也对刘启的行为表示不解,念头在“皇帝转性了?”和“皇帝是不是要捧杀太子”间来回跳跃。
考虑到刘瑞的年龄,自然有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父老子壮的经典桥段,然后动了不该有的心思。除去本就不安的栗姬,就连原本安份的程姬贾姬都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美梦,幻想自己能如今天的太皇太后那般后来居上。
“这老狗真是有眼无珠,香的臭的都分不清楚,只会捧着椒房殿的宝贝疙瘩作践我们母子四人。”栗姬的好脾气结束后,怒火便如滔天巨浪般滚滚而来,很快吞噬了宫婢们的恐惧,吓得他们瑟瑟发抖:“他为了讨好太皇太后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真是懦弱又无能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