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一阵鸡飞狗跳,百里府上下,从百里奕这个老爷,到他的妻子百里氏,还有老管家,再加上百里玄策,整整齐齐的跪在了府门前。
捧着圣旨的宦官先是露出了一抹诧异的神色,在确认百里家就这么几口人以后,这才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高声唱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君以家推恩臣下,而必及其眷属,行厚人论之本。”
“凉宫黄门百里玄策,其婶勤克贤良,虽为婶却如慈母,滋血脉延存,特封诰命,服此隆恩,毋忘儆戒。”
一道圣旨,内容并不长,还不到百字。
但就是这寥寥不足百字之间,所代表的却是对百里家莫大的恩宠与信重。
例数大夏王朝,诰命夫人出的都不算多。
先帝在位期间,总共也就册封过四位诰命夫人,而文帝期间更是紧有一人。
到了楚逸这,百里奕的妻子,这更是独一份。
由此便可证明,百里叔侄,在凉宫的地位究竟有多稳固,多么受到太上皇的宠信。
百里奕周身颤抖不止,此前的烦闷一扫而空。
对比头脑相对简单的百里玄策,他想到的更多。
第一时间,他就看出了这是太上皇对自己的宽勉还有嘉奖。
太上皇这是在借册封诰命一事告诉他,依旧对他十分信赖,同时也将百里奕这段时间以来的付出都看在了眼中。
百里奕老泪纵横。
他重重的对地面磕了一个头,哽咽的说道:“臣,谢主隆恩!”
百里奕满门上下,皆与有荣焉,有样学样的纷纷磕头叩谢。
宦官收起了圣旨,踏前一步。
百里奕连忙从地面上爬了起来,半躬着身子,双手举过头顶接旨。
若无意外。
这份圣旨将被百里奕当做传家宝,时代流传下去。
哪怕是未来改朝换代,而后世子孙依旧保留,等家道中落的时候,拿出去一卖,那也是足以让人凭此翻身的宝物。
当然。
若天下依旧是大夏,是楚氏一族的江山,百里家后人就是穷到要饭,也绝不能打这道圣旨的主意,否则就是罔逆杀头之罪。
“圣旨已宣读完毕,咱家就回去交差了。”
说着,这名宦官笑眯眯的对百里奕躬身道:“咱家在此,恭喜百里大人了。”
没人会拒绝同一个太上皇面前大红人交好的机会。
道理都明白,这圣旨看似给百里玄策,实则还是给百里奕,所以宦官也是直接对百里奕恭贺。
百里奕红光满面,热情的说道:“公公还请留步。”
“今本官府上有如此喜事,而公公恰为见证人,本官岂能怠慢?”
“这样,本官这就略备薄酒,与公公畅饮之。”
宦官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