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皇爷爷看看这个奏章。”
说着,他伸手,将自己手中的奏章递给朱允熥。
朱允熥犹豫了一下,倒也没法拒绝,便只能上前接过奏章。
看了一下奏章上面写的内容,是古代较为常见的一些事情,上面写的是:
“西陕湖口县,发生旱灾。百姓粮食颗粒无收,旱灾严重程度,已经牵连周边好几个县城。无数的灾民继续向周围其他的县城扩散,灾情也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这是地方县令上的奏折,表示县衙已经无力面对这种局面。
朱允熥看过之后,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是将奏折和尚递还给朱元璋。
朱元璋问道:
“允熥啊,你说说看。这事儿该如何处理,才较为稳妥。”
朱允熥还是想着要藏拙,于是说:
“此类事件,历朝历代都有,皇爷爷何须问孙儿。”
朱元璋摇头说:
“这天灾难民之事,确实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和任何一个君主能有非常直接明显和较为显著的方法应对。
尤其是应对此类事件的时间周期太过于长,等真正起到作用的时候,起码也已经是一两个月之后,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又不知道死掉多少流民和百姓。”
这话让朱允熥的眉头皱了起来,确实,应对灾民和干旱的处理方式,历朝历代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等真正起到作用的时候,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损失。
尤其是人命。
而面对朱元璋的提问,朱允熥并没有立马给出好的方法。
这让朱元璋心里有些失望。
哪怕是朱允熥不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式,但那怕将以前任何一种解决方式之中比较好的拿出来说一说,倒也会让他很满意的呀。
然而他却不知道此刻的朱允熥是故意在藏拙。
而正在这时,殿外忽然响起一个声音:
“孙儿允炆,给皇爷爷请安,圣躬安否?”
听到朱允文的声音,朱元璋的眉头微微一皱。
朱允熥则是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这朱允文还是心急呀,见不得朱元璋让自己来看个奏章,便迫不及待的打着来请安的口号来了。
这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朱元璋虽然此刻越发的看不惯朱允文,但朱允文都已经到门外了,便也就开口说:
“进来吧!”
朱允炆进来之后,直接对朱元璋行了一个大礼,朱元璋面无表情挥了挥手,示意他站起来。
朱允文有些惊讶,他不明白朱元璋为何突然对他如此的淡漠。
“既然你来了,咱也就问你一个问题,这奏章,你且看看,觉得该如何处理较为稳妥!”
朱允文接过奏章,仔细看了看,心想这是一个好的表现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