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没有新的官职。
有了兰陵公主的这句承诺,赵庆高中了举人以后,不需要在吏部论资排辈的等着了,要不了几天就有官职的任命。
赵庆说出了心里的想法:“谁也没有规定,举人做官了之后不能继续参加科举,赵某的想法是先去做官,提前适应官场,等到来年的春闱参加科举考试。”..
兰陵公主听到他务实,,很是满意:“读书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眼高手低,把自己看得过高了,殊不知除了进士的前三甲,其他的读书人都是一样。你能够想通这一点,比起京城里的很多读书人都要强上太多,本宫很是欣赏。”
被人欣赏,尤其这人还是天底下数一数二尊贵的兰陵公主,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
赵庆继续说道:“有了史思明的臭名声,京城那帮名士又喜欢多管闲事,平时闲着没事干,绝对不会放过借着抨击史思明这件事,为自己的名声增光添彩。”
兰陵公主点了点头,很是认同赵赵庆的这句话:“京城里的名士最爱干的一件事,闲着没事抨击史思明,如果知道他一个粗鄙武夫居然敢对诗词歌赋指指点点,几乎触动仕林的逆鳞,肯定会有一大帮名士跳出来骂他。”
兰陵公主说到这里便不说了,解决了骂战关键的人选,还有一个难题需要解决。
为苏小小吟诵一首名篇佳作,还得是不逊色于《水调歌头》的名篇佳作,才能在京城里起到人尽皆知的作用。
京城八艳的名声很大,苏小小只有在达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才有可能盖过京城八艳的风头,夺得教坊司的女官。
赵庆看懂了兰陵公主的意思,这件事放在别人身上,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内拿出第三首名篇佳作。
赵庆自信满满的说道:“这一点请兰陵公主放心,虽然同样是难题,对于赵某来说,还是有信心再拿出一首媲美水调歌头的名篇佳作。”
兰陵公主听到这里,彻底的放心了:“等到这件事成了以后,本宫亲自在府里设宴,宴请你这位名声大噪的大才子。”
赵庆忍不住笑了:“多亏了兰陵公主的提携,没有兰陵公主的帮忙,赵某恐怕都来不到京城,早就被三司衙门的官员当成了替死鬼。”
兰陵公主听了这话,知道赵庆是个知道感恩的人:”有了你这话,本宫没有看错人,鼓吹苏小小名声这件事放手去做,有任何的需要,随时可以去找本宫的贴身丫鬟绿翘。”
绿翘站在青帷幔旁边,探出了一颗脑袋瓜,不停地点了点垂云髻:“赵庆小郎君尽管去鼓吹名声,在京城里面找人帮忙的事情,奴婢不敢说全都能请来,找来九成以上的人应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