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德意志帝国海军5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交付并加入战列,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服役,极大的增强了德国海军的战斗力。
同时期的英国,也仅有6艘装备381毫米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服役,在顶级战力上,双方差距极大的缩小。
于是,德国高层开始催促莱因哈特·舍尔将军,停止海上打游击的行为,做出实质性的动作,缓解帝国压力。
此时的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计2十8艘,其他巡洋舰驱逐舰上百艘,海军总吨位超过1百5十万吨,妥妥的第2海军。
不过英国人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总数更是逆天的超过4十5艘,双方相差十7艘,大半个德国海军主力。
不过,在战舰的质量上,德国海军的生存能力普遍优于英国海军,代价是航速较英国舰船更慢,而且吨位还更大。
不过这并不影响莱因哈特的战略,总是要懂得取舍才行。
2月2十4日,莱因哈特在威廉2世的直接压力下,开始计划发动1次袭击,目标是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第3分舰队,最近这支舰队时不时的就会出动巡逻。
2月2十7日,莱因哈特收到情报,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第3分舰队再次出动,向着北海前进。
英国皇家海军在战争开始时将各个舰队的主力集中起来,组成了大舰队,由约翰·杰利科上将指挥,不过执行日常任务时,较为老旧的军舰依旧编在1起,以至于第3分舰队的军舰没有变动,只是改了个名字。
第3分舰队下辖5艘战列舰,分别是无畏号、柏勒洛丰号、壮丽号、鲁莽号、尼普顿号。
5艘战列舰都是初代战列舰,无畏号和尼普顿号都是1样的单级单艘,没有同级舰,而柏勒洛丰号和壮丽、鲁莽号是同1级战舰。
在装备上,5艘船都采取了舰舯布置主炮的方式,每1艘都是十门305毫米主炮,分为5座双联装布置,前1后2舯部左右各1。
单侧火力1艘8门,航速20.75节,主装甲带5至10英寸,标准排水量1万8千8百吨。
放在其他国家还是绝对主力,放在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沦落为鸡肋战舰。
打小国家用不上,打大国又无法顶在1线,同时航速也不够快,抓破交舰队抓不住,战列舰伴随护航又太贵。
不过摆在那儿不用也是浪费,杰利科便将他们拿去做巡逻任务,同时让他们为正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5艘复仇级战列舰护航。
多格尔沙洲海战之后,由于战斗事实上失败,英国人更改了战略方向,调动海军上将级的资源,加快了复仇级的施工进度。
而这些情报,德国人都是1无所有的,莱因哈特收到的最新情报是——皇家海军某1艘新型军舰可能在进行海试,疑似伊丽莎白女王级的改进型号。
只有这1段文字,除此之外啥都没有。
也是由于多格尔沙洲海战的影响,德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战列巡洋舰的建造中,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正在加紧施工,以至于巴伐利亚级后续3艘战列舰的建造进度受到影响,预计1918年初才能相继完工。
莱因哈特曾经质疑过这种行为,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加快剩下3艘巴伐利亚级的施工进度,不过非常讽刺的是,德国上层因为多格尔沙洲海战的胜利,无视了莱因哈特的提议。
加上情报的遗漏,导致莱因哈特认为英德的超级战列舰的力量差异是6比5,但是实际上的力量对比是1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