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0东南亚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四十三章 刘浩然的所见所闻 (3/1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垫付的3百亿军费,是怎么来的吗?”许辉没有直接回答刘浩然,而是问道。

    “1部分是税收,不过听说大部分来自债券,既然民众买的起债券,发行建设债券也可以。”刘浩然知道1些。

    在他看来,债券有人买,证明华夏帝国有底子,让这些钱用去建设比拿去烧掉更有价值。

    “是的,债券,这些债券的最大认购人,是咱们的央行,其次是各帝国国有银行,然后是外国银行,最后是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这部分,约8十亿元,本土也就是华夏帝国全部,认购数额约为十3亿元。”

    “剩下的都被美国吃掉了。”许辉微笑着看着他。

    “为什么?”刘浩然眼睛突然变得茫然,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外国银行和市场认购,他能理解,但是自己发行债券,自己购买,他想不通。

    “这是1个很复杂的金融问题,涉及到的问题很多,如果你想学,我可以安排你去财政部和财政大臣1起学习,反正孙载之也要学这些。”

    “你现在只需要知道,除去我们自己投入的部分,债券市场中的所有认购,都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能赢得战争。”

    “这给了他们信心,而你发行其他债券,是否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是1个问号。”刘1鸣没让许辉给刘浩然解释。

    与其说给他听,不如让他亲身去体会,不然永远是似懂非懂。

    “至于战争和建设问题,其实和平衡的问题本质上是1样的。”

    “我们知道,华夏帝国目前的不平衡问题有多么严重,所以孙载之才会成为下1任首相,在战争结束之后上任。”

    刘1鸣解释道。

    “战争结束之后?”刘浩然听到这儿大概明白为什么孙载之是下1任首相了。

    不是因为许辉干的不好,我不是因为孙载之有多强,而是因为孙载之是华夏地区出身,而许辉是南华地区出身。

    政治往往伴随着派系,因为华夏帝国过于宽广,自然就出现了地域派系。

    让孙载之上台,也就意味着要进行华夏地区的开发。

    目前这1届内阁,虽然增加了几个华夏地区的大臣,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太弱了,加上处于战争时期,并不能起到多大作用。

    反而是由于战争原因,国防部推动着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工业建设。

    不过也就如此了,其他大臣更倾向于发展东南亚地区,这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亦或者阿拉伯地区,能源充足,距离欧洲近。

    这两个地区发展起来更容易更方便,成果也更好。

    如果不进行1次有效的调整,这种情况不会改变,而调整也不能太过,比较目的是开发华夏,而不是放弃其他地区。

    所以,平衡就凸显着其重要性,特别是1个华夏派系的首相上台,尤为重要。

    “你应该懂的,这样吧,你先去准备,1边继续调查华夏地区的各种情况,1边去财政部学习。”

    “3个月后,将你的成果给我。”

    “至于你刚刚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