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这就是1战守军的主场优势,如果在合适的阵地搭配,面对步兵的进攻,十比1的伤亡率都算是小的。
在这之后,十4师前沿的士兵逐步撤出外围阵地,向幼发拉底河西岸阵地集结。
1月十5日,奥斯曼人就这样愉快的“进攻”到了距离幼发拉底河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这里只剩下了1条华夏人的方向,再往后,十4师只有1条狭窄的河边工事,那是用来掩护西岸的军队撤退的工事。
此时,李云飞就躲在桥边的底下指挥部里。
“今天下午,6十团已经撤退到37号高地,再往东至河边都是1路平坦的冲积平原。”参谋长翻看着战报。
“奥斯曼人来了多少?”李云飞叉着腰,踩着小水洼。
在岸边修建堑壕等工事是最困难的,渗水问题会导致堑壕坍塌,在湿漉漉的堑壕中,士兵还面临着很大的健康问题。
“预计有两个师,不过奥斯曼人的冲击规模1般以营或者团为单位,1批次不会超过3千人。”参谋长说着看了看不远处的沙盘。
37号高地是平原边缘的1系列小山坡的统称,这里有数十个山坡,高的34十米,矮的十几米甚至几米,00散散的分布着。
如果要固守的话,这些山坡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在面对正面冲击的时候,高低不1的山坡就是最好的阵地。
在这些土坡构筑反斜面工事,就奥斯曼人那些轻型火炮,根本无法威胁到工事中的士兵,只有奥斯曼人军属甚至集团军属重炮才有1定威胁。
不过李云飞并不打算在这里蹲着,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兵力,也没有足够的补给。
他已经接到了司令部将用飞艇给他们补充物资的消息,但是第1批过来的物资是用于机场建设的。
而且就算物资补上了,37号高地往东还有十公里的距离,奥斯曼人凭借庞大的人数优势,总能完成对侧翼的包抄,威胁他们的侧面。
如果有足够的兵力,李云飞会在西岸和奥斯曼人打1场,可是没有,那么稳妥起见,还是撤离到东岸来的实在。
借助幼发拉底河的阻碍,能拖不少时间,拖到2十2师到位,甚至更多的军队到位也不成问题。
“让6十团明天中午撤退,5十9团会在他们3公里之外接应他们。”
“5十9团都布置好了吗?”
李云飞走到底下指挥部门口,看着堑壕中忙碌的士兵们。
“5十9团已经做好了伪装工作,两百挺机枪都已经布置好了,弹药也准备齐全,就等明天大戏开场。”参谋长总觉得有些可惜。
这么大的场面,奥斯曼人却没有派出多少军队冲击。
在之前的战斗中,华夏帝国6军虽然都是主动撤退,但是并不是随意撤的。
如果奥斯曼人的进攻规模不大,那么即便奥斯曼人动用大量火炮,华夏帝国6军也不会撤退,而是就地反击。
只有奥斯曼人规模够大,华夏帝国6军才会“仓惶撤退”。
“这1仗把他们打疼,打的够疼,接下来的战斗就很方便了。”李云飞走出地下指挥所,踩着堑壕中的烂泥。
岸边的工事渗水太严重了,加上这两天下雪,堑壕内充满了泥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