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0东南亚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一十一章 重回正轨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来。

    不是说缺乏弹药,而是一切都却。

    不管是武器弹药还是粮食药品,前线都没能得到补充。

    伊松佐河沿岸又以山地丘陵居多,产出并不丰富,意大利士兵连足够的粮食都无法获得,饿着肚子,实在是没法再进攻了。

    到这个时候,即便北线蒂罗尔州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伊松佐河战役中意大利取得了优势,还表现的势如破竹,给了协约国集团以重大心理安慰。

    英法并不清楚意大利人的具体情况,但是不妨碍它宣传意大利人的胜利,还有奥匈帝国的失败。

    一时之间,在伦敦和巴黎的报纸上,奥匈帝国好像已经崩溃了一样,引发了热议。

    而现在,奥匈帝国已经完成了战略调动,各种堑壕和障碍物都已经出现在意奥战线。

    想要进攻用原木加固的堑壕,最起码得使用150毫米以上口径的榴弹炮,炮弹落点距离堑壕必须得近,不然炸不塌堑壕。

    如果有用多层原木沙袋等东西加固,那就得动用为数不多的攻城重炮了。

    一战的堑壕露出地表的部分很少,原木和沙袋等物品加固也是加固的堑壕内部,起结构性支撑作用,用来防止随便一颗炮弹就让堑壕垮塌。

    再在堑壕前面铺设铁丝网等路障,这样一个标准的一战堑壕体系,配上每公里一两挺机枪,没有足够重炮支援的情况下,步兵不可能突破。

    就像卡索的蒂罗尔射手团的阵地,布置的不是很精细,只用了木板简单加固,但是能完全免疫65毫米炮弹的攻击,除非炮弹落到战壕内,不然没用。

    意大利人用80枚260毫米炮弹,在堑壕上开了七个口子,直接导致蒂罗尔射手团的战斗力直线下降,如果不是海登提前隐藏的重机枪,战线就破了。

    意大利人因为运输调动混乱失去的那么几天时间,直接让他们错失了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的可能。

    这样一来,一切都要回到最初的原点,英国人又得求着华夏人了。

    “价格很好谈,咱们主要要钱,其次要技术,他们提什么殖民地或者其他的都不要接话,要死了要钱。”刘一鸣点燃香烟,轻松的说道。

    英国人愚蠢的举动刘一鸣能理解,不就是等着意大利人有重大突破,好让华夏不必加入战争,节约一笔开销嘛。

    同时还能遏制华夏的影响力进一步发展,说不得如果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英国人就要在华属阿拉伯周边搞事情了。

    “陛下,殖民地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不趁机获取一些设备,或者战后设备分配的权利?”

    “还有学校,工人,技术员。”

    “市场。”

    “矿产资源。”

    “行了行了,一个个在这儿报价呢?还有什么工人什么的,那是干什么?人贩子吗?”刘一鸣打断了越说越兴奋的众人。

    华夏已经过了当人贩子(到处拉人口)的时候,虽然各种中高端人才依旧紧缺,但是做事还是得讲究一点脸面。

    “就要钱,英国人现在给不起,就让他们欠着,战后我们想要什么,再逼他们还钱。”刘一鸣将烟头狠狠戳灭。

    “要是他们赖账怎么办?或者拖着。”在座的都听懂了刘一鸣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