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0、祭天后夏收(二更合一265万营养液...) (6/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挺给面子,只在最后给了几场小雨,来表达对朱襄不够尊敬的不满。

    秸秆已经准备好,湿润的稻谷被放在已经修好的窑中烘干,损失不大。

    今年仍旧是一个可以称颂的丰收年。

    当夏收成功时,这几场小雨对农人而言,就是正合适了。

    他们立刻种下的水稻种子,正好需要这么一场不大的雨,才能更好地出苗。

    丰收的喜悦还来不及品尝,朱襄就带领农人们进行忙碌的夏种。

    种子先种在旱地上,然后出苗插秧。插秧的新工具也要用起来。

    朱襄和墨家、农家弟子一同研制出来的原始插秧机,叫秧马。

    秧马在北宋时大量普及使用,名称最先出现在苏轼的诗词中。因为文人对耕种具体细节不是很了解,所以秧马作用不详,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学界都以为秧马只用于拔秧。

    后来有了更多考古发现,农学界才更正认知,确定秧马是插秧拔秧两用。

    朱襄虽见过秧马的复原图,但记忆不是很深刻。

    他与学生们研究许久,才捣鼓出造价便宜、能普及推广的秧马。至于这个秧马是不是他前世北宋年间流行的秧马,朱襄就不知道了。反正好用就行。

    秧马形似小船,农人坐在秧马上,用脚滑动"小船",从船头拿秧苗插秧,或者拔秧置于船后船,能省不少力气。

    陈启见状,忍不住做楚歌一首咏叹秧马。

    系统叮的一声,朱襄看着陈启的头像冒了出来,一颗心的好感度赠送了小葱一把,忍俊不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