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隔水蒸南瓜(三更合一101w-11...) (7/9)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李冰表情一僵。

    李牧放下茶杯:“别和他开这种玩笑,他真的做得出来这种事。”

    但李牧的提醒已经晚了。朱襄真的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请求秦王派人监督夏同吃饭喝药。

    这封信与李冰请求为蜀郡修大型水利的文书一起送往了咸阳。

    李冰的文书中详细描述了蜀郡因洪灾造成的苦难。

    他知道庶民的痛苦不一定能打动秦王,便以粮食和水运为理由,请求整治蜀郡江河。

    成都平原水网密布,但连通者甚少,都是“断头河”。

    李冰在文书中说,他想将成都平原的大小河流与岷江打通,这样水运就能从成都城直达长江,秦国若要运兵运粮去楚越之地就会非常便利。

    同时,当遭遇洪水时,岷江的洪峰会被成都平原的水网削弱;干旱时,岷江就能为成都平原提供灌溉水源。成都平原旱涝保收,粮食一定能比以往稳定增产,为秦国平定六国提供军粮保障。

    李冰写这封文书十分冒险。

    正如他入蜀时所说,郡守什么都不做,只抚民收税,大部分都能安享富贵;做的事越多,危险就越大。

    想要驯服岷江,甚至让岷江成为成都平原的灌溉水源,其工程量可想而知。

    一条河流上的堤坝或者桥梁就罢了,当地地方官能自行解决。但李冰所说的大工程,蜀郡一地难以支撑,需要秦王下令征召役夫支援。

    秦国与后世封建王朝不同,不仅朝堂风气功利,秦王只看结果,而且律令十分严苛。一旦李冰修建的水利灌溉工程达不到预期,李冰可能就会因为滥用民力财力而身首异处。

    李冰写这封文书,就是在给秦□□令状,将性命抛到了脑后。

    能在三十岁就坐到郡守的位置,李冰并非天真之人。但此刻,他却决定用命为蜀郡换一个希望。

    朱襄不知道历史中的李冰是不是见到了洪灾中的民不聊生,直面天灾中人的无力,然后决定向上天宣战。

    但他现在认识的李冰就是如此。

    “我来帮你。”对李冰谨慎半辈子,而立之年突如其来的莽撞和冲动,朱襄没有多言,只简短道。

    李牧拍了拍李冰的肩膀,自嘲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一起。”

    他们是知己好友,他们做过相同冲动的事。这两件事不知道谁先谁后,谁因谁果。

    或许互为因果。

    李冰就算已经下定决心,但心中也不免忐忑。友人坚定不移的支持,让他内心稍安。

    知己难求,不看相处时间长短,只看内心。

    他有两位知己,有何惧怕?!

    李冰道:“我要铸造三位铜人测量水位,铸造我们三人的人像如何?”

    朱襄神情古怪:“好兄弟就要一同沉江?不知道你是什么恶趣味,行。”

    李牧:“……行。”舍命陪君子了。

    这封信经过驿站快马运送,也两月后才到咸阳。还好没有遇到下雪,否则还会再拖延一两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