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始皇金大腿(二更合一8w营养液加更...) (2/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贵族水肥充足的田和庶民自己耕种的田,粮食产量也大不相同。

    贵族的田可以一年两熟,若风调雨顺,一亩田能收获六石;平民的田没有足够的肥料和灌溉条件,只能实行轮种休耕制度,即使遇到风调雨顺,收获的粮食也不到二石。

    此时一亩是后世三分之一亩;一石只有后世二斗,即十升,约十公斤。折算成现在的度量,即风调雨顺的时候,贵族的田最高亩产180公斤,平民的田最高亩产不到80公斤。

    经过朱襄的指导,蔺家又慷慨地出钱为平民的田地也改善灌溉条件,现在蔺家封地的平民田地也能一年两熟,最差收获也是以往两倍。

    嬴小政抱着自家舅父的脑袋,一边在舅父头顶玩草蝈蝈,一边竖着耳朵听舅父指导农人耕种,顺带从别人口中听一听舅父做了什么好事,才让这些人如此尊敬舅父。

    他口鼻上罩着舅父系好的方巾,但仍旧闻得到堆肥坑的臭味。

    舅父就这么行走在泥土间,穿梭在肥料的臭味间,与衣衫褴褛的农人谈笑风生。

    嬴小政把没有几两肉的下巴搁在舅父头发浓密的头顶,满心满眼都是求知欲。

    这些都是他在梦中没有“见过”的事。他对此充满好奇。

    在不远处高地的树荫下,两个老头子在周围的搀扶下,也正对着蹲在田埂旁,顶着小外甥,和农人们谈笑风生的朱襄指指点点。

    荀况道:“那就是朱襄?他脖子上怎么还坐着一个小孩?”

    蔺相如道:“那是他外甥,秦王孙异人丢弃的孩子。我之前不是和你说过朱襄的家庭情况吗?”

    蔺相如:“……”捏着拐杖的拳头痒了,好像给这家伙脑门上来一下子!

    荀况接着道:“你说朱襄能让庶民的田增产两至三倍,我就记得这个。他家庭情况与我何干?”

    蔺相如:“……”行,你当过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你嘴皮子利索,我说不过你!

    这个能让以口舌之利,立下得封上卿大功劳的蔺相如,居然自称“说不过”的人,后世称为“荀子”。

    也就是骂遍儒家其他学派为“贱儒”,掀起儒家各学派互骂对方“贱儒”骂战的荀子。

    荀况是赵国人,出仕齐襄王,任稷下学宫祭酒。齐襄王于公元前265年崩逝后,荀况遭到排挤,离开齐国四处游历,现在刚刚结束西行,回家探亲。

    蔺相如拜访荀况,希望荀况能在赵国出仕。但荀况说最近游学有所得,要闭门著书立说,暂时不考虑出仕。蔺相如便只与荀况保持良好私交。

    “既然他能让庶民的田增产两至三倍,为何赵王还不让他出仕掌管全赵国的田地?”荀况问道。

    蔺相如道:“他能让庶民的田增产两至三倍,但对贵族的田没有太大提升。”

    荀况道:“贵族不愿意庶民的田和他们一样的粮食产量很正常,但赵王为何如此短视?”

    蔺相如道:“一个弱冠继位,还以‘幼年’为借口,需要先太后执政辅助的赵王,你要他多远视?”

    赵国史书记载如今赵王“因年幼而让太后听政”。但捋一捋赵王的年龄,他登基时差不多二十,无论在哪国都该亲政。

    而从听政的赵威后的记载可以看出,赵威后不是一个喜欢揽权的人,除了有些舍不得幼子,几乎没有做过为自己揽权谋利的事。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