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其中的开支花费简直无法令人想象。”
“自古汉唐也从未开设过地方官学,但并不影响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威名。”
听了徐铎与吴颙的话,朱标拱手作揖。
“父皇,儿臣认为开设地方官学之事不可再拖。”
“不论国子监还是地方官学它们都是为朝廷选拔、输送官吏的重要渠道。”
“官吏的培养与选拔不仅事关朝廷文武百官,事关大明百姓,更事关大明,儿臣认为应当竭尽全力,及早推行。”
朱标的这一番话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当即朱元璋便做出决定。
“太子言之有物。”
“推行地方官学之事便交由太子负责。”
退朝后朱标满脸忧郁的回到东宫。
东宫里朱允熥正在外面闲逛,今日的天空万里无云,且温度适宜,微风吹在脸上、身上,那是说不出的舒服。
就在他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朱标苦着脸从外面走了进来。
在听到朱标的脚步声后,朱允熥转过身子看了过去。
“父王回来了。”
听到朱允熥的声音,朱标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对啊,他的这个儿子无比聪慧,他一定有办法解决银子短缺的问题的。
只见朱标笑着走过去摸了摸朱允熥的脑袋。
“熥儿,还记得你之前提出的开设地方官学吗?”
“现在因为银两短缺,地方官学难以维持。”
“父王认为既然这个办法是你想出来的,你就应该负责善后。”
单看朱标那不怀好意的笑容,朱允熥就知道朱标脑子里没装什么好事,果不其然,这是讹上自己了。
但如此简单的事情,怎么难得倒他朱允熥,只见朱允熥满脸随意的说道。
“那就去经商!”
“商业?”
听了朱允熥的话,朱标不可置信的重复了一遍,随即摇了摇头。
“此事万万不可。”
“你不知道,你皇爷爷最讨厌商人了,他决计不会同意这样做的。”
“这些话在他面前提都不能提。”
看着朱标一脸抗拒的模样,朱允熥颇为耐心的解释道。
“皇爷爷抑商是不想老百姓争破脑袋的都去从事商业,而放弃农业。”
“自古农业为一国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孩儿的意思是让皇爷爷去从商!”
“就像盐铁官营一样,由朝廷来掌控。”
“这样皇爷爷就不需要顾虑那么多的东西,还能赚到银两,解决银子短缺的问题。”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