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朱贤。
两年前,谢周替师父往长安送信时,偶然间
与朱贤结识。
虽然朱贤掌控着整个贤运民驿,但他的年纪并不大,只比谢周年长五岁,如今不过二十有三,当得起年少有为一词。
之后谢周每次前往长安,朱贤都会拉着他一起喝酒,两人算是积了些交情。
“是有什么事吗?”
谢周看着赵七问道。
赵七说道:“我们当家的最近接了个大生意,想请谢公子帮忙。”
谢周问道:“什么大生意?”
赵七说道:“有个富商准备前往齐郡,路途遥远,需要找人护送。”
齐郡位于青州,与长安的直线距离大概两千余里,如果一路官道过去最少是三千里路,大概二十天的行程,确实算得上路途遥远。
这一来一回,差不多得一个月。
谢周有些迟疑。
赵七见状道:“当家的说了,等人送到以后,可以把五分之一的佣金分给谢公子。”
“五分之一是多少?”谢周问道。
“六百两。”
赵七笑着说道:“如果谢公子同意的话,这是三百两定金,等到了地方,那富商老爷自会把剩下的三百两补上。”
说着,赵七从袖兜里掏了个鼓鼓囊囊的钱袋出来,放到桌上轻轻推到了谢周面前。
谢周没有说话,看着桌上的钱袋,不自觉地搓了搓手掌。
谢
周缺钱吗?
缺。
而且很缺。
青山不缺钱,因为青山有很多产业,但这些钱都掌握在师父姜御、执法师伯和各位长老手中,用来维持青山的正常运转,发放到普通弟子手中的话,是每月三钱。
谢周身为掌门弟子同样是每月三钱,没有丝毫特殊。
也就是说,即使存着一分不花,一年到头都不到四两银子。
当然,如果是执行任务,比如觐见陛下、缉拿凶徒等等,会有另外的赏钱。
谢周去年一共拿了十二两银子。
十二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差不多是长安普通三口之家一年的开销,但如果拿去花街或者有名的大酒楼吃酒,恐怕一顿饭都遭不住,就像朱贤前几次请谢周喝酒时,最少的一次都花了二十余两。
赵七问道:“谢公子意下如何?”
谢周沉思片刻,说道:“我能问问这个富商到底是谁吗?”
众所周知,民驿载人是不包食宿的,五分之一便是六百两,加上一路食宿和各种杂项,一趟下来肯定要三千三百两朝上。
普通富商可承受不起这个价钱。
此外,肯出到这个价钱,也就证明这一路上必然伴随着凶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