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六章:文臣的第五名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真的还是只能慢慢来。

    这或许也是仙人给出的一个答案吧。

    “对了,还有苏轼,四处跑也就没必要了,是个刚直的人,叫到御史台吧,到时候苏轼参谁,我想他们应该明白后果的。”

    “臣明白。”

    王安石比宋神宗还明白,现在的苏轼,就等同于一个裁判。

    有生之年,那估计是不会离开汴梁了。

    那既然不会离开汴梁,让他在这里当一个清流,也是很不错的。

    才华也是有的嘛。

    至于能臣,北宋不缺能臣,这是真的。

    能干的人,很多,至少不少。

    所以这时候,不管是新党上台还是旧党执政,苏轼指出来的东西,都是会被更改的。

    这才是有意思的东西。

    因为至少,也在往一个好的方面,不断的走着。

    哲宗这边。

    “召他回来吧,贬就不贬了,至于党争......传朕的命令,自此后,不允许结党营私!”

    宋哲宗觉得他反正没做错什么,改革也是一定要推行的东西。

    所以丝毫没有多余的想法。

    最多最多,就是把苏轼叫回来,到时候让他来指出哪里的问题。

    嗯,这个处置就挺好的。

    哲宗把这些事情还真的没怎么放在心上。

    他要打别人,他要发动战争,那就必须推行王安石的新政。

    因为新政里面,有一项养马的政策,这是命根子。

    骑兵打骑兵,才有搞头。

    骑兵打步兵,那就是扯淡。

    倒也不是没有步克骑这个东西,但是至少,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

    这个摸索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很大很大。

    所以养马,才是最好的。

    谁让燕云十六州没了呢。

    这是真的没办法。

    宋朝啊,真的是一开始,多少就有些问题的。

    还是得慢慢儿来吧。

    秦戟这边,搞完了自然是在放松。

    其实也没放松啥。

    第五名的文臣要出来了。

    这个文臣的选择,秦戟觉得没问题。

    但争议,肯定是有的。

    而且这个人,有些过于被神化了,以至于秦戟将他排在了这个相当谨慎的位置上。

    第五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