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章:啊?写的是孙权?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nbsp;反对。

    而苏轼不是这样的,他其实不是一个反对派,他是一个懂得政治的人,但更明白他自己的真心,他喜欢爱说什么就说什么。

    所以,在当时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的时候,苏轼的态度其实不是反对。

    而是觉得王安石,未免有些操之过急。

    欧阳修:“看到了没有,看到了没有,操之过急,就连仙人也在说你操之过急啊。”

    苏轼:“仙人对我,还是了解颇深啊,实际上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不过若是太急,却又并非是一件好事。”

    王安石:“太急了吗?”

    曾巩:“不得不说,还是我师傅说得对。”

    王安石稍微有些沉默,但是随后还是继续看着视频。

    原来,苏轼不是他的政敌,相反,是真正的一心为民的人。

    这或许,是一件不错的事情。

    视频继续。

    “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朝廷瞬间分裂成新旧两党,残酷的党争开始,苏轼自然而然的被划在了欧阳修一派,而很明显,现在掌握大权的人。

    是王安石。

    即便王安石并没有亲自动手,但是排除政敌,却又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苏轼就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度过了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终于忍耐不住,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

    这是好心。

    不过结果嘛,就是被贬杭州。

    被贬低真是一个让人抑郁的事情,但对于苏轼而言,其实也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他去了,去到了杭州,做了很多的好事,当地居民都是感恩戴德。

    在这段时间里面,杭州的风景也让苏轼感觉到不错。

    以至于写下了诸多的诗作,也一举成为了当时北宋文坛领袖。

    最出名的,当然莫过于那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杜甫:“这......写的真好,即便是我所读过的诗作里面,也难得有相提并论的诗作。”

    李贺:“就这么简单吗?杭州,西湖?”

    李白:“总把西湖比西子,写得好啊,用人来写景,还真是第一次听闻。”

    欧阳修:“所以,这就是出现的第一首吗?但竟然不是一首词?”

    “是不是很奇怪,竟然不是一首词,可是这明明是宋词的评选啊!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全才呢?毕竟他一开始也不是词人,他是个半路出家的。

    杭州的日子是真的不错,他的政绩也被人看在眼里,这时候,旧党的实力略微有一些上升。

    他们可没忘了这位还在外面的人,想要将苏轼捞回来,但比较可惜的是,失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