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
韩琦。
这个人和仁宗的关系相当的不错。
三川口失败后,他也是第一个以安抚使的名义,前往山西整治城池的官员。
当然,后面范仲淹也去了。
不过当时的范仲淹,五十来岁,而韩琦不过三十二岁。
韩琦可以说是少年得志。
双方对于防御地方问题,实际上都没有太大的分歧。
两个人沉住气,开始尝试着整顿边军,开拓财源,随后免除杂税来稳定人心。
这些日子,双方过的可谓是相安无事。
但后面宋仁宗一定是要背上一些锅的。
因为三川口失败之后,宋仁宗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当年的小弟现在要打大哥?那怎么行?
于是在范仲淹和韩琦不断稳定陕西的时候。
宋仁宗一年时间下了五道诏书,就是问韩琦应该如何攻打西夏。
要让西夏俯首称臣。
同时在诏书上直接催促开战。
在这个时候。
韩琦还是年轻了一些。
他觉得差不多了。
于是开战了。
而范仲淹觉得,不行,还不到这个时候,所以他忍住了。
顺便告诉皇帝。
冬天出兵,是一个很蠢的事情,因为严寒,粮草运输很困难,而且士气不高。
西夏人来去如风,随时可以截断粮道,一旦开战,反而是宋朝不利。
范仲淹顺便还觉得,应该采取怀柔的政策,至少要等到适合出兵的时候,再进行作战。
这一番奏折,仁宗看到了。
但看到的时候,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当时李元昊亲自率军十万进攻渭州,当时距离三川口惨败的时间不过一年。
仓促之下,韩琦只能够派遣一万八千余人前去御敌。
主将是任以福,这个人还不错。
当年在白宝寨以一人的损失大败西夏军。
所以当上了将军。
但他的结局还是惨烈的。
被李元昊以优势兵力合围,一万八千余人,直接阵亡了六千。
他父子两个人,连带着一批西军的精锐。
尽数战死。
范仲淹没有出兵,所以保留了一支兵马。
但战败的锅还是他们一起背,于是范仲淹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