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剪辑历史:开局盘点十大帝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狮子山下,龙江之战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战绩,因为这本身就是陈友谅的精锐。

    然而。

    常遇春和徐达,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丝丝的分歧。

    徐达本身就不愿意多造杀戮,他是一个纯粹,而且几乎是完美的人。

    所以对于杀俘,他觉得没有必要,更何况大家都是义军,不说吸收进来,多多掠夺人口,充实自己的地盘,也是一个好事。

    但凡是乱世,人口都是相当重要的资源。

    而常遇春看的,就简单了一些。

    “这是一支精锐,必须杀,不杀的话,绝对会有后患的!”

    徐达没有答应这件事情。

    原本是上报朱元璋,再进行定夺。

    而常遇春直接趁夜杀俘,活埋了近乎于一半的士卒。

    这件事情,双方都很不开心。

    嬴政:“杀俘,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当然,在我这里除外。”

    李世民:“也是,白起杀俘是一件好事,但常遇春杀俘,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李治:“这还有人看不出来吗?”

    赵匡胤:“这是真的不一样啊,毕竟,白起那时候,那就是杀的异族人,为自己的国家统一而铺路,但是现在,但凡是起义军,那就必须要可以联络能够联络的力量。

    杀了俘虏,反而会造成自己名声的问题,说到底,他们都是吃不起饭的农民,你们实际上,个人与个人之间或许有着分歧,但最终的目的,绝对是没有区别的。”

    这话说的当然是没有错的。

    就像是三分魏蜀吴,最后三国归一统。不管是魏蜀吴,最后的目的都是统一天下,尽管互相之间对立,但大目标是不变的。

    而且人口本身就是相当重要的资源。

    所以起义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好名声,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你。

    才能够让你的势力,继续的膨胀下去。

    刘邦是最懂这个道理的人。

    而恰巧,项羽就是完全不明白这件事情的人。

    说起来,还真是有些奇妙的感觉。

    朱元璋的善恶观其实很简单,他不是说对农民很好,或者说对农民很坏的那种人。

    他只是单纯的将麾下的子民,看成了他畜养的牛羊。

    就是这么简单,所以那些官员贪污,他就杀,直接把那些家伙杀死,因为他们侵扰了自己的利益。

    所以你要说朱元璋对子民不好,那倒不是这样的。

    而且虽然说起来扯淡,然而但凡只要是能够做到这件事情的人。

    那基本上,都能够说得上是明君。

    至少不会太烂。

    只能说,可能本身就是比烂的世界吧。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