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反,但暗中勾结,是已经肯定的。
所以一怒之下,仆固怀恩暗中引吐蕃、回纥、二十万大军来犯。
攻克泾州,劫掠奉天,兵锋直指长安。
代宗恐惧,抛弃子民出逃。临行前才想到,关内之乱还是需要人平定,这时候,他又想起了郭子仪。
急令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
然而这时候,郭子仪六十七岁,长期赋闲在家,兵马,粮草,一个没有。
收到命令的郭子仪,没有任何迟疑,无兵无马,也没关系。
仅仅带领二十人马,出征长安,此时的郭子仪,甚至代步都借用的是农民耕田的牲畜。
等他到了京城。
京城里面,既没有皇上,也没有兵马,只有吐蕃人欺辱百姓,劫掠长安。
长安已破,又要作何打算?
郭子仪或许迟疑了片刻,但随后,为了国家,他义无反顾。
前往商州,开始召集逃亡士卒,一路上,不断的收拢溃兵,郭子仪收拢了这些部队,才总算有了万人左右的规模。
但吐蕃就有足足十五万人。
郭子仪没有办法,这时候的长安不会有人来救援,代宗之前的做法,已经寒了所有节度使的心。
郭子仪,李光弼,明升暗降剥夺军权,勇将来瑱被贬赐死。没人会来救长安,来的人,只有郭子仪。
而郭子仪只能够兵行险招,从商州出兵长安,一路上布下疑阵迷惑吐蕃人。
白天摇旗击鼓,虚张声势,夜晚就点燃无数火把,造出一副大军人数众多的模样。
而此刻,吐蕃兵其实也有了去意。
毕竟本身该劫掠的东西,都劫掠的差不多了,听到郭子仪率兵,心中自然是有些慌乱。
而同时郭子仪又命令军士伪装成百姓,在夜间的长安城击鼓鸣号。
声称郭子仪率十万大军前来。
吐蕃自己一方面心慌,另一方面呆在这里也是于事无补,于是连夜退出京城,而郭子仪重新进入长安。
长安这个地方,才算是稳定下来。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
不过区区两年时间,仆固怀恩也知道,等到大唐彻底安定下来,要收拾的人,肯定是他。
所以,他也当了个干脆人。
直接反叛,纵兵劫掠,到这时候他才真正的反唐。他说服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出兵三十万,掳掠长安四周。围攻长安。
代宗继续跑路,郭子仪继续守城。
这时候,郭子仪手下,也就一万人。
上一次,他故布疑阵,赶走了吐蕃,这一次吐蕃围城,他又该如何?
而他的答案很简单,收下去。
实际上这时候,仆固怀恩已经暴毙于鸣沙山,因此这些部落并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