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就让我们继续看看,朱祁镇,是如何用兵,打出了土木堡一战。
从而近乎于败光了大明朝所有的精锐,使得整个朝廷大部分的文臣武将,战死沙场!”
秦戟如此的说着。
朱棣:“大败,怎么可能会是大败?”
朱瞻基:“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呢?”
他们还是不太愿意相信,没办法,当时的明朝军队,真的是强的几乎不和你讲道理。
但实际上呢?
看看朱祁镇的操作,那就完全明白了。
首先行军打仗,都讲究一个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然而,当朱祁镇决议亲征瓦剌,到直接出兵竟然只有短短的几天的时间。
这几天能够干什么?粮草都运不出去,甚至士兵手上的武器,许多都是临时发出来的。
这也就算了,随后朝令夕改。
明朝大军先走薇州,然而走了四十里地,又改道东行。
随后又不肯入城宿营,导致整个军队士气低迷,疲惫不堪。
当时的兵部尚书也有提议,让朱祁镇先入居庸关,其意义就是让英国公张辅来打这一仗。
张辅是什么人?拳打安南,脚踢交趾,从明成祖时期就是名将,戎马一生,打过的仗比朱祁镇吃过的奶还多。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然而,还是因为朱祁镇的原因,战死沙场,甚至尸骨都没有找回来。
你以为明军是双方之间进行了一场大战从而导致失败?
不!并不是这样!双方甚至没有进行过一次巨大的正面的碰撞!
当时的情况,是他们集结在土木堡中,等待救援。
你先别管为什么大明的军队需要救援,你只需要知道,就是在这等待救援的时候。
因为土木堡缺水,从而导致饮水只能够供给皇室大臣,而且由役夫组成的队伍缺乏灌输,在移营的过程当中扰乱了军阵,从而直接导致了全军崩溃。
明军甚至没有组织起一场大的会战直接崩盘。
于是就导致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两千年的英杰命陨落一时。
全都是这头猪在那里胡乱的指挥。
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等等文人高官死了五十多个。
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等等,武将也是死了不知道多少。
文武中枢,一扫而空,鼎盛的帝国经此一败,竟然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这是何等的离谱。
一战二十万人尽丧,这可是整个大明帝国精锐当中的精锐,如何不让人感觉到惋惜。
或许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有人不服。
认为其实大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