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从娶女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商议亲事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纪元海听着这话,点点头,也没含糊。

    至于心里,可没把母亲这话当真。

    家里面规矩,吃过晚饭没事儿就回屋睡觉,有事儿就留下聊天。

    什么叫“有事儿”?

    有时候是爷爷奶奶跟爸妈聊天来劲了,说说家长里短;有时候是二叔、三叔家过来吃饭;还有时候,就是如同今天晚上这样,要商议“家庭大事”。

    今天晚上商议的家庭大事是婚事,纪元海记忆里很深刻。

    简单来说,就是有个叫陆荷苓的女知青落难了,父母双亡,没希望回城。

    生产队书记跟纪元海的爷爷说了一声,示意他们家可以借这个机会,给纪元山或者纪元海娶个媳妇。

    这件事之所以在纪元海印象里面记忆深刻,是因为他是个有爱美之心的正常年轻人。

    那个叫陆荷苓的女知青是白白净净,俊俏可人,跟农村干活儿的豪放姑娘相比,简直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纪元海当然喜欢。

    今天晚上商议婚事的过程,纪元海记忆里很清楚。

    爷爷奶奶想要大哥纪元山娶女知青陆荷苓,母亲坚决不允许,父亲在里面左右为难。

    纪元山只能等最终决定。

    而纪元海就是母亲提前拉的“支持票”。

    纪元海记忆里深刻的是,全家人都在争论大哥要不要娶陆荷苓,没有一个人考虑他这个选择;他只能看着自己喜欢的姑娘被他们反复讨论,连多余的话都说不出来。

    纪元海母亲说的“你爷爷奶奶奶跟咱们不是一条心”,基本上属于农村妇女的信口开河级别,没什么可信性。

    纪元海不仅是没打算信,甚至于还更加相信爷爷奶奶。

    因为记忆告诉他,纪元山娶不娶陆荷苓这件事情上,他母亲别有心思,还不如爷爷奶奶更靠谱。

    纪元海变成纪老瘸子,最后客死异乡是有原因的。

    类似于这样优先考虑大哥、考虑别人的情形,往后还会发生不少次。

    大热的太阳持续了小半天,纪元海听了母亲的“交代”之后,又外出割了一箩筐草,送去了生产队队部。

    割草对他来说属于比较轻松的劳动。

    纪元海虽然上午头晕,但是赚工分的时代,谁家也闲不住,闲不起,还是要想办法找补工分。

    这一箩筐草二十来斤,可以用来养兔子养猪,最终算了两工分。

    如果他正常干满一天劳动,作为一个正常劳动力,可以拿到八到十个工分;如今只割草拿两个工分,已经是很“吃亏”了。

    约莫着下午六点钟,全家人都回来吃饭。

    爷爷奶奶、父母、大哥纪元山、纪元海一家人在堂屋围着吃咸菜窝头。

    窝头是地瓜面的,晒干的地瓜,用石磨研磨成面,再做成窝头。

    如果是后世的粗粮细吃,兴许还别有风味;但这个时候的地瓜窝头只有难吃的味道、难以下咽的粗糙感……

    纪元海艰难吃了一个之后,考虑到自己不得不填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