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拿出毕生所学去教导“外人”,也不算是顶顶重要的大事了?
宫外某处,有几个人坐在包间里,靠窗的人看着从
“自古利益动人心,此话实是不假啊!”
旁边一人冷哼一声,道:“一群匠人罢了,也想做官?痴心妄想!”
“若那一位想要办成此事,那此事,就不再是他们的痴心妄想。”又一人开口说道。
他所提到的“那一人”,自然就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了。
此人提到了太孙,先前说话的人顿时就沉默了下来。
这么说,倒也不算是错。
他们的这位储君,可不是什么善茬儿,更不是以往历史中会在储君之位上忍着不搞事的那类人。
他们的这位储君啊,实在是太能搞事,也太会搞事了!
偏偏太孙搞事是搞事,次次都能搞出个结果出来,搞出个名堂出来。
而他们的皇上,也是真的信任太孙,宠着太孙。
凡是太孙要干的事,就没见皇上反对过的。
人家祖孙二人做事也不相争,底下的人,就算是想要反对,也没这个本事反对啊。
不过,涉及到读书人的利益,该反对,还是要反对。
有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坚定。
作为读书人,作为文官,若是连这等事都要听之任之,那他们还读什么圣贤书?
趁早回家去吧!
“此事,若是假的也就罢了,若是真的,不能听之任之。”在寂静之中,有人幽幽开口。
其他人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却都带着认同。
“这么说,已是有不少人联络了人,若我想要给匠人们授官,他们就要闹了?”朱英在自己的宫里慢慢喝着茶,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听着面前的人禀报这个消息,并不吃惊。
他既是做了个计划,那么,在做这个计划时,就必然已是想到了各方会有的反应。
武将们对于匠人们是不是能做官,最多也就是不支持,未必会反对。
一是因为武勋集团与他的关系更亲密一些,就算对此事不满,也不会在朝堂上说出来。
二是匠人们若是被授官,也不会怎么影响武勋集团的利益。
毕竟,武勋集团的一代们,就有着不同的出身,很多人的出身还远不如匠人呢。
往前数三代,很多人基本都是泥腿子,有些还不如泥腿子。
三是文臣们反对的,武勋们就不太可能激烈反对。
文臣那边,则是利益受到了一点影响。
说是利益受影响,也不算是很准确。
主要还是觉得匠人们的身份卑微,若是做官做夫子,那岂不是影响了其他官员跟夫子?
与这些匠人平起平坐,让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