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红白机,在九五年前后才开始大量流行。
游戏也不如前世的丰富!
顾南之所以决定收购这家工厂,还有另外一个因素。
邱亮喝了口茶,声音颇为艰涩地继续讲述。
“近三年,市场饱和,盗版横行,利润不断下滑。”
“我意识到,再不变通可能会被国内的大品牌挤垮,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外国做考察。”
“我发现国外有一种新产品,属于电脑的低配版,是拥有多种类似电脑功能的学习机!”
“如今电脑流行起来,学校陆续开放电脑课。但一台电脑高昂的价格,让很多普通人家望而却步。”
“学习机几百元的价格,大部分家庭承受得起,我认为这个产品未来很有市场!”
说到这里,邱亮拿起桌面的学习机,苦笑了一下。
“很可惜,我的判断失误了!花了大价钱引进学习机的生产线,产品却卖不动!”
“那些拿了学习机去卖的经销商,长达数月的时间,仅卖出几十台,纷纷退货。”
“我的钱都砸在生产线和库存里,没有资金去做广告,大量的退货让我的工厂陷入绝境……”
这种情况,顾南完全可以理解。
九十年代的小老板,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靠着一腔孤勇,在市场上以产品杀出一条血路。
这里面,眼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成分是运气!
他们不具备完整的商业知识和企业管理能力,可能只会做山寨货、打价格战、引进新产品……
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单一模式的隐患,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产生一种蜜汁自信!
邱亮也是如此。
九十年代初,市场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一种商品面向市场,可能会在短期内引爆销量,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挣得盆满钵满。
但到了九七年后,电视的普及,电脑和网络的流行,逐渐改变了商业格局。
单靠铺货的方式很难把一种新产品推爆!
邱亮将资金砸在了新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推广的重要性,这是他失败的关键!
顾南微笑着,开口安慰。
“创业维艰,大起大落也是正常的,邱总不必过度自责!”
邱亮叹了口气。
“顾先生,不瞒你说,现在你愿意收购我的工厂,实在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我不光把自己的积蓄赔进去,还欠了亲朋好友的债……“
顾南看得出来,邱亮也是个实在人。
商业谈判中,很忌讳一上来就表明自己的困境。
谈判是一种心理博弈。
要是对方知道你急着卖工厂,肯定会死命压价,尽量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幸好,邱亮遇到的是顾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