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不会把决战定在宛城。”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信心能在陆地上击败我们。”
“他们只会与我们打水战,在水上与我们决一胜负。”
“宛城我们便拿下了!”
“好计策!如果计策得当的话,我们甚至不用如何攻城,只需要大军压境,就可以迫使周瑜弃城而走,兵不血刃地得到宛城!”
“还有呢?你的第二个办法。”
许霄微笑道:“至于第二个办法么,也同样简单。”
“现在难以攻克的不过是一座宛城罢了。”
“我们可用子龙或者文远在宛城牵制住周瑜,让周瑜无法动弹,另外再派出几只军队直接绕过宛城去攻打宛城的后方。”
“反正,此战占据兵力优势的始终是我们,我们回旋的余力很大。”
“可周瑜就不一样了,他挡得住子龙,可江东又有几个人能挡得住我们冀州其他的名将?”
“在宛城之后,还是否有能抵挡住我们强烈攻势的城池?”
“我预计,最多只要一个月我们就可以一举攻至樊城!”
“好好好!”郭嘉大笑,一口气吐出三个好字来,“此计同样极妙!”
“周瑜便是再如何满腹韬略也定然难以抵挡,这可是硬实力上的差距。”
“靠计谋,他终究难以弥补,只是……”
说着,郭嘉略微顿了顿道:“只是,许云逸既然这两计皆可用,不知你会选择哪一个?”
许霄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奉孝,你说呢?”
郭嘉不假思索地道:“看似两者皆可,但明显第一种才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先前写下劝降书,不就是为了震慑江东的兵卒、百姓、世家吗?”
“如今,我冀州军大军压境,周瑜望风而逃,甚至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
“还有比这个更能震慑人心的吗?”
他看着许霄略微顿了顿,“虽然你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周瑜、孙策、曹操、刘备也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这是权衡利弊之后得出来的最好的选择。”
“可是世家不会理会这些,荆州、江东的百姓同样不会理会这些。”
“他们只关心事实是什么样,他们看到的又是什么样。”
“连周瑜都望风而逃,这是其他任何计策都达不到的震慑。”
“所以,第一个计策就是最好的选择。”
许霄微微颔首道:“好!”
“其实,我也更加倾向第一个计策。”
“既然连奉孝你也没有其他的意见,那我们就这么决定了吧。”
“那孙策、周瑜想要用一座小小的宛城挡住我们冀州军的脚步,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一次我便直接让他们看看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