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鱼座青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7.2 第五章.龙隐.蜀王公用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百年去了。事实上,历史都不是迂腐文人书写的。传到第十代,大西军提前终结了王的家族史。蓉城沦陷那天,王率众妃妾投井,“全宗皆被害”,后面的十字派语,便成文献里的摆设了。或有漏网的。比如,一个叫“耷”和一个叫“彝尊”的,据说能活下来,全靠装疯。

    说王椿。王椿是读书人,世称大秀才,算皇族士大夫。封至盆地,对上朝贡,对下怀柔,两头讨好,“皆检饬守礼法,好学能文”,“以礼教守西陲”,“人由此安乐,日益殷富,盆地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

    蜀王家族兴盛,体现在其墓葬群数的规模。凤凰山世子悦燫地宫,如王府翻版,地宫陪葬仪仗陶俑群,发掘后陈列蓉城博物馆。

    去看过那些俑,忍不住感叹,多么婀娜!盆地难,难难难,难于上青天。周边都是大山。山高皇帝远,乱不得,乱了从皇都调兵怕搞不赢。只有求助人心。人心向背,关乎王事。水能覆舟,也能载舟。人心去哪儿了?要问佛哩。

    王椿就去二峨问佛。常去,不能白去,心得厚实,还不能一般家什,周边官府贡的,朝廷赐的,啥好,献啥。王椿成了二峨的头号施主。住持笑得合不拢嘴,专门修个接王亭,盛情款待。二峨再香火旺,也不能吃独食。盆地周边名山古刹多去了,都得去打点,一样的厚实哩。西北藏汉杂居一带,名山古刹扎堆。每一处都怠慢不得。

    龙隐山现身蜀王的家庙宝物,也不是啥稀罕事。蓝守玉纳闷的,它的主人是哪一代的王?

    遂想到山脚罗汉桥。以他的文物鉴赏经验,基本可以排除罗汉桥纪年宣德七年非系后人乱涂乱画,如此,可不可以理解为,一个叫“应文”的僧人,姑且说是寺院的住持,为迎蜀王的朝奉,修造了此桥。

    于是,问题也来了:宣德七年,盆地有大事?

    能有啥大事?旧王薨,新王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