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此一时,彼一时也!”张国柱直言不讳道:“往日鞑子再强势,也不过是一方枭雄,最多在辽东称霸。”
“可随着南明灭亡,高杰、洪承畴先后投靠,甚至刘泽清也与鞑子眉来眼去,加上天下官绅支持,多尔衮初步拥有了民心。”
“这个民心虽然只是乡绅地主之心,但汇聚出来的力量绝对不容小觑。”
“多尔衮携百万大军和天下大势之威,王爷不投靠就是死,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还有一句话张国柱没说,吴三桂南下,与乾军作战,把乾皇得罪狠了。
以乾皇心狠手辣作风,恐怕关宁军早就上了黑名单,祖大寿一不住二不休,干脆投降鞑子,搏个前程。
想到这一切全拜大乾所赐,洪承畴对乾皇越发痛恨了。
河南,怀庆府。
一支骑兵在奔跑,后面似乎有追兵,显得狼狈不堪。
吴三桂骂骂咧咧道:“他娘的!乾贼疯了吗?追杀吾等几百里!”
“乾贼不累,本将累啊!”
自从洛阳城破,吴三桂吞并杨嗣昌十万新军,成为第二大赢家。
还没来得及高兴,吴三桂就被胡英初追着打。
虽然论骑术,关宁军毫不逊色乾军,但火力装备上巨大差距,还是让吴三桂很快败下阵来。
主要是新军固然有大量火器,但皆是步兵,骑兵极少。
吸收了新军的吴三桂,面对乾军时就遇到了难题。
要么带着新军一起走,一旦成功,实力大大增强,但也会增加被追上可能性,从而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要么放弃新军,带着关宁军跑路,如此一来,吴三桂虽然得不到好处,但也不会有啥损失。
可这对野心勃勃的吴三桂,是不能接受的。
吴三桂千里迢迢来到河南,除了支援南明,阻止乾军进攻脚步,增强自身实力,才是最重要目的。
乱世之中,兵马为王。
只要有足够大军,别说在乱世自保,就算去争夺天下,也有几分可能。
嗯,可能是吴三桂挨打的不够多,思想停留在老一套观念。
有朝一日,吴三桂迟早会吃大亏!
狗日的吴三桂教训不够啊!
张国柱走了过来,安慰道:“将军,别担心!世人皆知,穷寇莫追。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胡英初只要不傻,就不会穷追不舍。”
“哼!狗日的胡英初,追了老子几天几夜了!这不是穷追不舍,那什么是穷追不舍?”吴三桂咬着牙,愤愤不平道。
张国柱噎了一下,此话不好回答啊。
说实话,关宁军并非惧怕胡英初,他再厉害,手里也只有三万军队。
关宁军加上新军,至少十五万大军,找个地利,找准时机,吴三桂给胡英初个教训不难。
可吴三桂忌惮孟昭业和乾皇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