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尉苏玄策和刑部尚书赵敬之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见状,秦宁自然没理由拒绝,宣布道:“既如此,从今往后,大秦以举孝廉和科技制度并行的取才制度。”
作为大秦帝国的皇帝,秦宁自然是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至少,在科举制推行的开始阶段,让举孝廉的制度和科举制并行,是最好的选择。
“陛下英明。”群臣集体高喝。
至此,大秦的取才制度被确定了下来。
秦宁道:“李玄,现在……你可以去安抚学子了吗??”
“臣这就去。”李九道行礼过后,快步向着午门而去。
午门外,听完了李九道的介绍之后,寒门学子们集体欢喜雀跃。
“此乃皇帝陛下的恩典,你等还不快跪下感谢皇帝陛下??”李九道呵斥道。
闻言,学子们跪下身来,高呼:“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都退下吧。”
“我等告退。”
随后,学子们也纷纷散去。
望着学子们离开的背影,李九道淡然一笑。
“李大人~好口才啊。”一道温厚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紧接着,一个中年男子浅笑着走来。
正是黎冰——都江堰修建总指挥。
“黎冰大人,您怎么来了?”李九道笑着迎了上去。
黎冰笑道:“都江堰工程已经竣工,在下这是特来向陛下复命的。”
“已经竣工了?这么快?”李九道大喜,“快,请,陛下正在金銮殿呢,她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开心。”
“请~~”
————
章台宫,金銮殿上。
秦宁端坐在皇位上。
群臣尽数到场。
“陛下,臣黎冰叩首。”
黎冰跪伏在大殿之上,朗声道:“历时五百零三天,参与民夫三十八万七千二百六十四人,官员一千三百五十七人,在农家、墨家、公输家族、唐门等各方势力的帮助下,都江堰工程,终于竣工了。”
“现向您复命。”
陈青山迈着碎步来到大殿中央,躬身道:“陛下,据蜀郡上来的奏报,今年,蜀中的降水量比起往年多了三成,但是,却没有一次涝灾。由此看来,都江堰功不可没,建造都江堰工程的黎冰大人,更是居功至伟,当重赏。”
“老臣附议。”上官鸿躬身道。
“臣附议。”王彦、赵敬之、郭华、王善泉等人一个个的出列,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皇位上,秦宁也站起身来,笑道:“黎爱卿建造都江堰有功,功在社稷,功在百姓。着,封工部侍郎黎冰为蜀侯,永镇蜀地。”
“谢……。”黎冰大喜,正要感谢。
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