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不光要打胜仗,还要考虑修正历史,也是头疼。
他筹思一阵,计上心来,于是向众人说道:“咱们就地驻扎,陈兵不动。”
众人面面相觑,摸不着头脑,周勃问:“都说兵贵神速,咱们这些天来,日夜兼程,好不容易抢得一点先机,不急着攻打大散关,又怎要按兵不动?”
韩信沉吟说道:“兵贵神速,是为了攻敌不备,现在章邯已来增援,陈仓也已加强守备,这个优势暂时是没有了。章邯果然是个人物,居然防着咱们这一手。咱们不能跟他打硬仗,消耗了过多的兵力,以后的仗就没法打了,把这个老狐狸骗回去是为上策。”
周勃更是大奇,说道:“陈兵不动,又怎么把他骗回去?”
韩信露出一个奸诈的笑,说道:“这就是我布置夏侯婴一万人马出子午道的妙处了。”
众人似懂非懂,周勃又问:“如何……如何妙法?”
韩信解释说:“章邯他只有一个人,咱们却可以从陈仓道,子午道两路出兵,他此时必然还搞不清咱们到底哪一路才是主攻方向,我正要从这上面做文章,先把他骗回子午道,然后才大举出击。”
周勃瞪大眼说:“那到底……到底要怎么骗他才行?”
韩信见到众人目瞪口呆的表情,也不给他们卖关子,说道:“章邯定也时时刻刻都在探听两条道的消息,咱们运用虚虚实实的法子,让子午道的夏侯婴军虚张声势,章邯以为子午谷才是咱们主力所在,他就不敢轻易前来了。”
薛欧大呼:“原来大将军还有后手!”
韩信感慨说道:“凡事要做第二手准备,才叫做有备无患啊。薛将军,你赶快去向夏侯将军传令吧。”
薛欧遵命而去,快马加急。
这一边,章邯率领大军前行,他正是因为得不到确切的情报,不知道汉军主力从哪儿来,在路上迟疑起来,一日只行三四十里。一边派人多方探查汉军的动静。
这天,探子回报:“韩信三万大军离大散关一百里驻扎,每日添兵三千,贼势浩大,情势紧急!”
章邯听着不对劲,问道:“你是说,韩信驻扎在大散关外,却没有攻打?”
探子回答:“不错,小人也觉得奇怪,他明明是急行军而来,来了却又不动,是叫人捉摸不透。”
章邯又问:“你说他每日都增兵三千?”
探子回答:“不错,韩信军队的编制一目了然,百人一炉灶,千人一小营,咱们是晚上去数他炉灶和营寨,看出来的。”
章邯再问:“刚好三千么?”
探子回答:“刚好三千。”
章邯忽然大笑几声,说道:“韩信小儿,当初巨鹿之战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候,他用半渡而击,让本王上了一个大当,而且他一个小小执戟郎,居然能当上大将军,本王还以为他当真有什么通天的本事,原来不过是自作聪明,倒叫本王高看他了。”
探子不明所以,奇道:“大王这是怎么说?”
章邯笑道:“昔日孙膑添兵减灶,引诱敌人上当,灭了庞涓,今日他却给我来了一个添灶诱敌,显然是要故意要引我去,以为我是庞涓那样的无脑之辈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