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个韩信有点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思考人生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死呢?”

    “因为……因为我想活着啊……”

    韩信一瞪眼:“你这不是跟我循环论证么?”

    两人都大笑起来。

    “这是个好问题,我是得好好想想了!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啊!”韩信郑重其事起来,心想,这两个月与浅香小姐,无所事事,朝行云,暮行雨,以致腰酸腿软,感觉身体被掏空,是该干点儿正事了。

    韩信从此闭关,思考人生,无外乎从三个经典问题出发:

    我是谁?

    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先得思考一下宇宙的问题。

    回到笛卡尔的怀疑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世界是真实的么?

    首先,从数学角度出发,真实世界只有一个,而诸如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可以有无穷多个,意思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概率,趋近于无穷小,咱们极大概率处在一个高端游戏之中,不过是一窜窜的代码,或者说,只是一个缸中大脑的思维活动而已,这是很可怕的。

    其次,我们可能处在真实世界中,但也可能是《西部世界》中的一个个人造人,只是不自知,为游戏服务而已。

    或者说,我们只是在外星人的一个培养皿中。

    那么,就应该悲观了么?

    当然不能!

    既然人类对世界的洞察,始终被主观感知所封印,是无法彻底了解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存在,谜底永远不能揭晓,那么就不能只在这个问题上求真,所以又转化成了一个偏好问题:你愿意相信世界是真实,还是虚拟的?

    这个问题的积极答案,当然是应该选择相信世界是真实的,正如亲身所感受到的,否则人就会陷入彻底的虚无之中,永远沉沦下去。

    世界为真实的,并且自然界是依据自身规律在发展演化,并非受外力操控,以此作为假设基石,以现在的理论体系,也只能以此作为假设基石,才能继续往下面推演。

    然后思考人的三个问题,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从质料因来说,人不过是繁衍的产物,一具具肉体凡胎而已。

    从形式因来说,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那么,得出第一个答案:人类不过是具有社会关系的生物个体罢了。

    第二个问题,我从哪里来?

    这可以从动力因来解释。从进化论来说,个体是繁衍出来的,再往前推论,最早的生物体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不过就是物理化学知识了:海洋中,最早的有机分子,不过是在能量的作用之下,各种化学元素之间为了形成稳定结构,发生的聚合反应罢了。

    一个个体出生了,先天也就决定了,那么后天呢?是什么促成了你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这就是环境与个体的交互决定理论了,环境影响最开始的你,塑造了你的思想行为,你的思想行为反过来影响环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