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赤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主属实难求(十二) (3/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已在力子都的控内,可是杜俨还没有能够擒获,杜俨在沂平的威望很高,其人不得擒,沂平就安稳不了,故是在北上相助樊崇等去打青州前,力子都必须得先把杜俨擒获或者杀掉才行。听闻说杜俨逃去了下邳,那接下来,力子都就不得不接着向下邳用兵。——打完下邳后,可再寻个措辞,继续把北上此事往后拖。

    季猛、王丹的意见,力子都分别听了,现在尚未下决断,还没有选择到底采用何人之议。

    对刘昱等来说,他们是希望力子都能够接受王丹的意见的。

    因为,如果力子都选择了季猛的建议,北上相助樊崇等打青州,青州田况善用兵,樊崇拥众数万,尚且忌惮之,不敢轻易北入青州,可以预见得到,这必定将会是一场硬仗、苦战,力子都绝对是会带上全部的主力北上而去的,那就断然不可能於此之时,同意刘昱部西去鲁郡。

    而如果力子都选择了王丹的建议,一则,下邳州府没多少州兵,楚国的地域不大,打此两者皆不需要投入全部的兵力;二者,打彭城的目的是为西进,於是便正好可以此为由,打出为力子都做“马前驱”的说辞而说动力子都,允许刘昱部西入鲁郡,为他将来的西进做个基础。

    两种建议的选择,后者有利於刘昱等。

    是乃为陈直适才在与刘昱的对话中,说的“若力大率从季军师议”,他们西入鲁郡的计划就得推迟,“若从王公议”,他们西入鲁郡的计划就能很快得以实现这几句话之由。

    力子都究竟会选择谁的建议?

    待押送兵器的义军战士走远之后,刘昱下令,部队行军。

    怀着此般的疑虑,以及因此而生的忐忑,刘昱骑坐马上,迎着午后的阳光,驰向业亭。

    (

    “王公久在力大率帐下左近,力大率帐下诸士、诸亲近从事,他无不相熟,礼送得多些,王公就自能多去找些帮腔之人,帮他在力大率座前说话了。”

    刘昱虽是不放心,亦只能如此了,一想到王丹贪婪的模样,他就忍不住蹙眉,说道:“这个王公!贪得无厌!……唉,为咱的大事计,姑丈,给他备的礼要不再给他添些?”

    “添些也行。”

    此次在海西,所得甚丰,多给王丹送些也送得起。

    却陈直话中“王公给我的回书,你看了”云云,说的是两天前,他收到的一封王丹给他的回信。四天前,陈直给王丹写了一封书信去,打听力子都那厢现下的情况,问询力子都有无已在考虑部队的下步动向。王丹给他回来的这封信,讲说的即是这方面的内容。

    力子都已在考虑部队的下步发展方向。

    季猛和王丹对此的意见不同。

    季猛认为,当初在费县见徐宣时,力子都已经与徐宣约好,等樊崇部义军帮他打下沂平后,就发兵北上,帮樊崇部打青州。那么现在,樊崇、徐宣践行了承诺,沂平已下,则底下来,力子都就应该实现对徐宣、樊崇的承诺了,应当发兵北上,相助樊崇部进击青州。

    王丹反对季猛的意见,他认为城阳、琅琊都是樊崇部的地盘,而城阳、琅琊横在沂平与青州之间,这亦即是说,如果北上帮助樊崇等打青州的话,就等於是为别人做嫁衣,力子都从中是万难落到一点好处的!打不下来,损兵折将;打下来了,也没法隔着城阳、琅琊分一碗羹。既然如此,又何必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呢?还不如选择南下,趁席卷沂平的大胜军威,先打下邳,再打彭城。下邳是州府,下邳打下来后,力子都在徐州的影响会更大;彭城是战略要地,得了彭城,不仅可以保护沂平、东海的侧翼,且可以由此打开西进兖、豫两州的通道。

    ——彭城,即后世之徐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