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杨教授立刻下令开展勘察工作。
我和王胜利身先士卒,趴在地洞边缘,打着手电探身往里面看去。
地洞是天然坍塌形成的,恰巧切入了一条地下岩缝。
地下岩缝到洞口的垂直距离大约有三四米,两端不知道会延伸到什么地方。
我和王胜利刚爬起来,杨教授就道:“勘探队一定是从地下岩缝里出来的。我们必须跟随他们的足迹,找到他们,或是跟着他们进入巨大球体。”
我看向黑眼镜,他正摸着下巴,似乎想说什么,但却什么也没有说。
“我们下去!”杨教授下达了命令。
突击队立刻行动起来,我们在地面上打入几个膨胀螺栓,套上两根登山绳,另一头丢进地下岩缝里。
依然是我和王胜利走在最前面,首先下去探路,顺着登山绳,垂降到地下岩缝里。
地下岩缝的切面是个梯形,上窄下宽,内部结构参差不齐,刀劈斧砍一般,坑坑洼洼,满地碎石。
岩缝走向倾斜,一头朝上,一头朝下,两头都看不到尽头。
湿冷的空气在岩缝里流动,从地洞喷了出去,有时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我抬头告诉上面的人一切正常,其他队员一个接着一个垂降下来,全都进入了地下岩缝。
杨教授打着手电,前后看了看,带领突击队朝着岩缝向下的方向走去。
“从走向上看,这条岩缝通向巨大球体的位置。”杨教授信心满满,“勘探队一定是顺着这条岩缝接近了巨大球体,甚至已经进入其中。”
“但勘探队的行踪仍然是个谜。”有人道,“我们只知道他们是从哪里回到了地壳气泡,却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进入了地壳气泡尽头的岩层里……”
“我们不应该纠结这个问题。”杨教授斩钉截铁道,“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接近巨大球体。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勘探队进入了巨大球体,因为只要那样,我们才有可能找到他们。”
“杨教授说得对。”黑眼镜打着手电东张西望,“看来除了地壳气泡,其周边还存在范围较大的适合生命生存的空间。希望这种情况可以维持下去,直至我们抵达巨大球体。”
两位教授已经作出决定,突击队继续前进,岩缝里回响着踩压碎石的声响。
走了两三百米,岩缝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成为一种不规则的管道,地面上的碎石逐渐消失。
岩缝里安静得可怕,岩壁上渗出地下水,水滴落地的声音清晰可辨。
再往前走,岩缝里陆续出现几个岔道。
不知道为什么,杨教授总是选择向下倾斜度最大的岔道进入,或许是因为巨大球体位于地壳气泡的斜下方。
王胜利胆大心细,在每个岔道口都留下标记,指明我们来时的路。
继续前进,越来越多的地下水滴落下来,脚下发出越来越重的踏水声。
环境的变化,开始让人感到不安。
岩缝里的岔道很多,继续这样毫无目的地走下去,很可能会把突击队带入无法预知的危险境地。
我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