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基地领导和专家们通宵达旦的激烈讨论终于有了结果。
他们决定将地壳气泡里发生的巨变放到一边,集中精力突破核心,那个巨大球体。
接到基地指令,杨教授一秒钟也没有耽搁,大声喊着开始组建突击队。
经过踊跃报名和筛选,突击队由4名科研人员和5名保安人员组成。我、王胜利和黑眼镜都在其中。
出发前,突击队携带了尽可能多的物资,保证我们在孤立环境下具备较强的生存能力。
准备好了一切,我们与其他队友挥手告别,进入了新生的地下城市,快速穿行在密集的建筑物之间。
基地下达指令的同时,要求突击队直接接近巨大球体,途中不对新生的地下城市进行勘察。
杨教授双拳紧握、脚步飞快,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像是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抵达巨大球体,便会错过某个重要时刻。
新生的地下城市里,半圆形建筑物和地面都是光滑的黑色岩石,见不到任何其他物质。
由此可以推测,之前的地下城市,覆盖地面的普通岩石是从地壳气泡的穹顶上掉落下来的,虽然经过沉积,但结构松脆。
那些半圆形建筑物,像是巨大的蒙古包,都由整块黑色岩石构成,依然为连体结构。
“也许,地下城市已经发生过多次变化。”杨教授回头看了我们一眼,“巨大球体和地壳气泡都是非常古老的存在,很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人类进入地壳气泡,甚至还有其他物种。”
“人类为何会进入地壳气泡?”黑眼镜问道。
杨教授道:“我认为,地壳气泡是一个生物实验室,用于对人类,以及其他地球生物的研究。”
“生物实验室?”我感到毛骨悚然。
人类历史上,以人体作为实验对象的实验室,大多臭名昭著,更是被贴上了反人类的标签。
这样的实验,不仅代表着杀戮,还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亵渎。
“巨大球体内部的高级智慧生命,一直在对地球生物进行研究。”杨教授放慢了脚步,“它们观察地球生命的进化,并在某些时候,将地球生物带入地壳气泡,开展近距离观察,只是人类从未发现它们的存在。”
我看着杨教授,后背开始发凉。
如果你的一举一动时时刻刻都被监视,那会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它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我问道。
“有两种可能。”杨教授回头看了一眼,“一种是,它们只是旁观者,观察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另一种是,它们介入了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甚至与地球生命的起源有关。”
“它们与生命起源有关?”有人道,“难道,地球生命是它们创造出来的?”
“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杨教授加快脚步,“有可能,地球生命是它们创造的;也有可能,它们介入地球生命的进化,对地球生命进行了改造。”
“关系有点乱。”王胜利摸了摸钢盔,“或者,我们应该叫它们女娲?”
杨教授没有回答,越走越快,几乎要跑动起来。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