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7章 嚯,废纸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民笔。”

    嚯?在设定上是华夏流入倭国的东西?那可太多了,让我看看……这应该是蜻蜓眼吧。

    现在一般认为,蜻蜓眼这个东西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地区,当时的土著民族相信“恶眼”有抵御邪恶的力量,于是做成了护身符并很快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喜爱,并最终在大概战国时期传入黄河长江流域。

    咱们此前说到过玻璃,并谈过古代之所以没研究透明玻璃就是因为独特的玉文化,琉璃是作为玉的下位替代,而蜻蜓眼就是一种典型的琉璃饰品。

    因为这东西烧制不复杂,兼之价格也不贵,所以在秦汉时期流行开来以后也经过古代中国向东南亚传播。

    所以理论上唐朝刘仁轨不管是奉二凤之命还是李治之令脑子抽了风去打倭国,那确实是能见到蜻蜓眼没毛病。

    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蜻蜓眼这种小东西也算是最早文化交流的一个见证了。

    不过大唐征倭,这个剧本倒是不错,但可惜不管是实行的难度或是控制的难度,都太高了。】

    甘露殿中李世民笑笑不以为意。

    倭国远在海外他自然清楚,毕竟这次李世勣和刘仁轨一行也算是亲自丈量了。

    但于唐的战略来说,眼下的打算也并没有自大到能远吞倭国,而无论是刘仁轨还是此前定下收倭使之心的杜如晦,其打算也都再清楚不过:驱虎吞狼。

    驱倭国与连新罗,经略百济攻略高句丽,这才是一开始的打算。

    而等朝鲜半岛尽平,渤海化作大唐内海之后,辽东之地也自然会传播倭国有金山银山的传说。

    只不过今日观过光幕之后李世民对计划再次作了小小修正:

    等刘仁轨归唐后,命其效仿那马可波罗写东游记,不比传说有可信度多了?

    【蜻蜓眼不错,等回头串一串手链戴手上,也算是相当实用了。

    下一个包裹……嗯,根据up经验来说,绝对是字画,这包装妥妥的!】

    而随着包裹被小心拆开,里面放着的果然是一个纸卷,徐徐展开能看到秀丽的字迹跃然纸上,那后辈“嗬”了一声。

    【竟是李煜的《长相思》,不出意外,落款也是李煜。

    还说历史上李煜之死也挺可惜,这位南唐后主早期虽然因为生活环境狭窄写的词婉转幽远。

    但后来国破之后心态大变,加上被从江南抓到了汴梁,作词风格也是剧变。

    既有“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样阴郁深邃的名句。

    也有“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浑厚凄凉气象豪放。

    而且李煜最强的是无论早期还是后期的词,镜头感都特别强,尤其是《望江南》开头的“多少恨,昨夜梦境中”,简直就是典型的电影表达镜头。

    如果不是猝然离世,李煜在文学成就上绝对不止是婉约派的开山祖师,或许能一人同时兼婉约豪放两派的宗师也犹未可知。】

    广政殿中,李煜听着这少年的平铺直叙的赞扬,看着光幕上那些密密麻麻飘过的各种字样,有说背过他写的词的,有一同哀叹他命运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夸赞他词写的好的。

    亡国之时不曾流泪,但现在李煜却禁不住跪在地上双手掩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