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章 御驾亲征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他不打算掺和,虽说这宋承唐,但李世民实在是不太想认,至少……

    “这玄宗还能主动亲征,倒是有几分骨气!”

    比起来那个污涂封禅的宋朝皇帝,还得要大臣逼着才能上前线,还是要强上一点的。

    而且此前有青楼天子,完颜赵帝,如今又多了个驴车皇帝。

    李世民不傻,不管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好称呼。

    因此心情好了一些,但并不多,因为在他看来,剿灭这叛军最好的时机终归还是失去了。

    这方面李靖倒是与李世民不谋而合:

    “两支禁军,若是足额应有二十万之数,面对叛军从河北奔袭而至,且以逸待劳。”

    “挫敌锋锐,则彼辈定然自乱阵脚,等四方节度使合围……”

    说着李靖摇摇头,可惜这些都只是幻想。

    侯君集接着道:“然叛军即使远程奔袭,依然堪称盛唐边军。”

    “而这禁军……能否称兵,还是两说。”

    这一刻无关乎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侯君集叹息一声:

    “这名将封常清,即便胸藏千万兵,也无力使这禁军成可战之兵。”

    虽然心中觉得封常清冤枉,但侯君集是不会说出口的。

    杜如晦这下反倒是看不懂了:

    “后世言说安禄山类张飞,可见其死于亲随之手。”

    “朝廷虽败,然有天子劳军,潼关天险,四方节度使亦有精兵,如何能…”

    杜如晦说不下去了,因为随即就想起来后世随口说的两句话。

    皇位上栓条狗都不至于有最终八年乱局!

    不怕河北起乱兵,就怕天子乱下诏?

    而且后辈亦说,安禄山本就因消渴症是将死之人,但依然乱存八年,乃是因矛盾无法平息。

    杜如晦沉默了下去,心中开始细细回想此前抄录的内容。

    房玄龄则是向李靖请教:

    “依药师公之见,如今封常清既败,若要平乱,当何为?”

    李靖捻了捻胡子,不说话。

    侯君集眼睛转了转,也紧闭嘴巴。

    李世民哼了一声:

    “洛阳至潼关乃是渭河谷地,一马平川。”

    “贼多精骑,禁军糜烂,如何能与贼冲杀?”

    “唯有撤守潼关,以除骑兵之利,等陇右河西朔方边军援至,自可围杀此獠。”

    在李世民看来这还需人教?手里兵马不是经商的就是卖艺的,既然如此就好好将潼关利用起来,然后等着便是了。

    虽然丢脸了一点,但总好过强行送死,既丢脸又丢命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