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是哭错坟了?高仙芝不仅不是棒子的祖先,反而还是一个带恶人?
反正棒子脑壳有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就像拍的电视剧里,二凤一会儿被射的是左眼,一会儿是右眼,绝了。〗
甘露殿中的贞观群臣对于中亚诸国没有半点仁慈。
这种前倨后恭的行为反而引得长孙无忌轻笑:
“汝辈此遭遇,岂非小国无主权,弱国无外交之言最好注解?”
侯君集出声赞同:
“大唐已经给过汝辈选择了。”
李世民对此浑不在意,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光幕上飘过去的文字,有点羞恼:
“这棒子,真该杀!”
同时心里又对那半岛打了个叉叉,你们跟朕的眼睛杠上了怎地?
长孙无忌宽慰道:
“大家,如此愚民不敌我唐神威,只能如此自欺聊以自慰。”
“无大家之胸怀,此后亦必将泯入历史,有何道哉?”
说得倒是也有道理,因此李世民注意力很快转回正题。
看着甘露殿右边挂着的地图,以及吐蕃境内标注着的进入印度的路线。
李世民提出了一个猜想:
“若按这玄宗时节度使所想,灭吐蕃后寻其后径,直入印度,在此设府,以控制中亚?”
河西战略已经研究过许多次,如今领兵设府,最大的问题便是补给。
就如这高仙芝仅领兵两万,并非不想提五万乃至十万大军,一方面需要留人威慑安西,另一方面也是因西域土地贫瘠,粮草不足而出大军,如何能行?
杜如晦思忖了一下,首先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丝绸之路兴盛数百年,此商路一途,不怀德善国不知凡几,若从西域而出,则彼辈视我等要尽控商路,定然反复。”
李世民点点头,这也是他的看法。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也有点远,李世民看向光幕上被标注的那块地方:
“无论出不出中亚,吐蕃必灭!”
大唐定然是要控西域的,而这吐蕃就犹如附骨之疽,向东能威胁河西,向北能威胁西域。
不消除这个祸患的话,便要犹如这玄宗此时,陇右河西都要设重兵防守,如此能辐射到西域的力量就显得极为有限了。
这件事暂且放上一放,侯君集呻吟一声:
“怎地又一个名将封常清……”
李靖哈哈大笑,拍了拍侯君集的肩膀,示意他还需勉励。
对于阿拉伯史学家的记载,李世民不屑一顾:
“都与那棒子一个德行。”
不过这里光幕倒是确认了一个消息,让贞观群臣有点好奇:
“这拜占庭帝国,是取罗马而代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