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 李唐家事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同往日了,如今他李二凤磨刀霍霍,多的是能施展抱负之地。

    于是侯君集更加郁闷,看向李靖的目光也愈发幽怨。

    ……

    张飞则是看着光幕所说的吐蕃赞普效仿孙权后撤,大笑出声:

    “俺算是瞧出来了,每每这类几百败数万之战,所需都大差不差。”

    “哦?”赵云一副愿闻其详的态势,打算从张飞这儿学两手。

    张飞掰着指头一脸认真:

    “兵少方需要士忘死、将先登。”

    “兵多方简单,只需要主帅如大舅哥一般就行。”

    赵云轻微撇撇嘴,放下了手中刚刚拿起的小本子。

    他还以为真能学到什么呢,结果反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状况。

    至于被后世称之为战神之类的,成都府衙众人倒是没多少意外之色。

    这种武功卓著的盛世,要是不出几个猛人那才叫奇怪呢。

    而且即使这王忠嗣,不也是以霍去病为目标?

    那巧了,霍去病就是咱大汉的名将,所以根本不羡慕。

    孔明则是一边羡慕唐军的富庶:充足的骏马盔甲武器。

    一边暗暗有点担忧:这光幕的语气不太好啊。

    【玄宗时为了节制节度使,节度使的亲属要留于京城为质。

    作为交换,节度使卸任后会回长安任官,根据在节度使任上的功绩会有不同的待遇。

    也是因此,权相李林甫一开始对王忠嗣的态度就是敌视,毕竟如王忠嗣这般战绩,卸任后回京不给个宰相当当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随后连续发生了三件事,导致这位大唐战神飞速陨落。

    事件一:李林甫提出培养胡将,以扼制其他节度使。

    结合玄宗时的节度使政策就很容易明白,胡人好掌控,且卸任后回京不会威胁宰相之权,并且这个策略很容易分王忠嗣的四镇之权。

    也就是因为这个策略,李林甫才和安禄山走到了一起。

    安禄山也借助李林甫的助力和贿赂攻势,开始了自己的平步青云。

    事件二:石堡城谗案。

    石堡城是河西一个军事重镇,唐与吐蕃围绕此地拉扯多年,玄宗很想彻底掌控这里。

    因此在王忠嗣崛起后,玄宗遥令王忠嗣强取石堡城,但王忠嗣判断后认为还没到攻取石堡城的时候,上疏劝阻。

    747年,董延光主动请求攻打石堡城,玄宗应允,命王忠嗣接应。

    但正如王忠嗣之前判断,石堡城此时易守难攻,董延光逾期未能攻克,上疏反诬王忠嗣延缓出兵,意欲养寇自重。

    单这个当然不够扳倒王忠嗣,所以李林甫早有准备。

    事件三:太子谗案。

    737年在“一日杀三子”这个成就中顺便干掉了太子之后,立谁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