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7章 郁标川神将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公元754年,官加宰相的提议被杨国忠阻拦之后,安禄山也不气馁。

    同年,安禄山一口气提拔了五百多名将军,两千多名中郎将。

    提拔名单送到长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满城百姓都觉得安禄山反意昭然若揭,但玄宗不信,并应允了这份名单。

    不久后755年二月,安禄山副将何千年代替安禄山回京述职,他代替安禄山向玄宗提了新的要求:

    希望能将范阳军的三十多名汉将全部替换为番将。

    与何千年一同入京述职的河朔三郡将领联名反对,并集体上表陈情:陛下你瞎了吗?长安三岁小孩儿都知道安禄山要反了!

    玄宗的处置是答应了安禄山的要求,并质疑河朔三郡将领是妒忌贤能。

    于是群臣噤声,皇帝都这样了,你除了顺从他还能怎么办?

    而在这样的气氛下,宰相杨国忠做了一个精准的判断:只要我逼反安禄山,那岂不是一切都水到渠成?

    觉得自己计划天衣无缝的杨国忠当即行动,在玄宗不知情的情况下,派人强行搜查了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捉拿安禄山的门客,并在审讯之后将门客杀死。

    此时恰逢玄宗给安禄山长子赐婚并邀请安禄山前来观礼,长子安庆宗一直在长安准备与荣义郡主的婚礼,在得知这件事后,安庆宗第一时间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送回河北。

    在安禄山看来:杨国忠敢如此行事,定然是得到了玄宗的授意。

    他只要去长安参加儿子婚礼,婚宴上定然会被摔杯为号的刀斧手们细细切做臊子。

    基于如此判断,最终安禄山称病没有去长安,并紧锣密鼓的筹备造反。

    不过半年后,安禄山和史思明以清君侧诛杨国忠为口号,在河北起兵。

    至此,轰轰烈烈持续八年之久,且最终没有一个赢家的安史之乱,正式拉开了帷幕。】

    李世民本来已经恢复过来了,正在揉着脑袋呢。

    但看到唐玄宗为了安禄山与世界为敌,熟悉的感觉瞬间就回来了。

    不过兴许是嘴里仍旧泛苦的药丸起了作用,头痛倒是减轻了许多。

    但李世民依旧跳脚怒骂:

    “这安禄山是狐妖阿紫不成?如此惑人心智?”

    “朕本以为是这杨玉环祸乱朝纲,如此看来罪责唯玄、安二人!”

    文臣们好劝歹劝才终于将李世民给平息下来。

    侯君集对陛下说的话无比赞同:

    “如此看来,河朔三镇也并非叛兵,实乃这安禄山亲信夺位,方能为其尽控。”

    也正因此众人方才难以接受,房玄龄历数了一遍:

    “安禄山之反心,民知,臣知,将知,实乃公开之秘密。”

    杜如晦不同意:

    “玄宗亦知安禄山之反心,实不信也。”

    至于玄宗到底是发自内心的相信,还是说不敢不信。

    杜如晦就不知道了,但总归已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