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章 各方安排 (4/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sp;  既如此大唐国主心态也放得开:

    无论是画是诗是文是医,这些的兴盛都需要一个盛世来作为底子。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太医署走起。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想见观音婢召入宫的那个姓武的女稚童。

    一想到如今方才五岁,未来却是自己的妃子,大唐皇帝便隐隐约约感觉不太对,而且头痛。

    于是,贞观改元后头一遭,大唐皇帝亲临太医署。

    这可以说是一件相当令人新奇的事儿,毕竟是个人都知道如今的圣上不过三十岁,正是龙精虎猛的年纪。

    基本可以说,他们能医的疾病,陛下几乎不会得。

    而陛下身上的痼疾,他们也医治不了。

    再加上慑于玄武门这个半公开的劲爆秘密,以及刚刚被献到太庙的颉利可汗。

    太医署这种在官阶上不上不下的官员们,对他们陛下的感情就尤其的复杂。

    唐朝有跪坐无跪礼,因此李世民来溜达一圈也显得分外随意。

    而赶来的太医令略一琢磨也能猜出来陛下为何来此。

    孙思邈。

    对这位药王,太医署一开始是不服的,毕竟陛下不垂询他们反召民医,本身就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否定。

    但孙思邈入太医署之后,靠着过硬的专业碾压,轻松就摆平了其中的龌龊。

    如今太医署大猫小猫都在此迎接而唯独不见孙药王,反倒让太医令心有惴惴。

    不过李世民浑不在意,交代众人自便后,自己便径直去寻孙药王。

    “陛下之疾已有缓解,何苦召我?”这是孙思邈见到李世民的第一句话。

    揉揉脑袋,李世民知道这不是虚言,最近半年他饮食已经偏于清淡,鱼肉占了大头。

    味虽寡淡,但能感觉身体负担确实轻松不少。

    “药王便不疑惑,那《五脏图》是朕得自何处?”李世民语调轻松。

    “陛下唤民名即可,勿称药王。”孙思邈推辞:

    “《五脏图》功在千秋,民此行专为答谢陛下而来,谢过之后便要返家。”

    李世民点点头,毫不意外,换了个说辞:

    “朕若是告诉你,这幅图来自于数百年后呢?”

    明天开新。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