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六位帝皇完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人与华夏无二,竹斯国往东十余国皆附庸于倭奴王,裴清与其各叙礼节乃返。”

    李世民阳光跟着魏征的手指,这条路线从中原出发,经山东出海,再横穿朝鲜半岛后经海南下,最终在倭国又一路东行,最终带回了这些记录。

    “爱卿竟了解如此之多!”李世民分外惊喜。

    魏征不敢居功:“臣仅是听闻,此乃驾部郎中裴清出使之功。”

    “是他?”李世民对这个河东人有点印象:“今夜当召见,朕要与其彻夜亲谈。”

    随后李世民重新看向地图研究了一下:

    “光幕所说的僧人们私渡之路线似更近?”

    “或是僧人缺大船所致。”杜如晦对这个地图也相熟,故而道。

    “若是赠僧人之大船呢?”李世民倒是忽然觉得,若是能选出心向大唐之僧人加以培养,说不定能轻易成为倭国座上宾?

    甚至大胆一点,选机敏聪慧之人,研沙门,以法师之名入番邦之国……

    李世民一时间都感觉自己有点邪恶了,不过佛祖应当不会怪罪吧?

    就算你佛祖不认千古一帝,那与朕有姻亲关系的菩萨天子的话伱总得听吧?

    菩萨天子三征高句丽而不得,且看朕千古一帝来。

    【对于三国二代君主的评价,陈寿的盖棺定论基本上都是合适的。

    不过在关于陆逊的评价上出现了分歧。

    陈寿为陆逊单独立传,最终称其“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

    裴松之极其愤怒的点了个踩,表示极其不同意。

    对于陆逊的用兵,裴松之的评价是诡诈之徒,横罹荼酷百姓,比起来诸葛不知差到哪里去了!

    并且几乎是直球开骂:就是因为你霍霍百姓,所以陆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真是活该啊!

    裴松之对于陆逊的怒骂并非是文人的私怨,反而是非常正经且合理的。

    陈寿按户籍算的话,历汉、魏、晋三朝,终生跟江东没什么关系,所以对陆逊的评价有点符合主流基调的意思。

    很多人对裴松之不太了解,但说起来裴松之的老大,估计没人不熟悉。

    刘裕,刘寄奴,宋武皇帝,屠龙专业户,六位帝皇完,世家掘坟人,江左不败军神。

    刘裕这人几乎继承了老刘家的一切优缺点,穷的卖草鞋度日,好赌博,有大志,三十六岁开始从无败绩,最终从形式和肉体上诛灭司马氏,登临帝位。

    裴松之本人生于东晋末年,亲眼看着北方打成一片,南方斗成一片,这种世道所盼只有一件事:北伐。

    刘裕本人也有识人之才,北伐时任裴松之为主簿,后调治中从事史,克复洛阳后兼世子洗马,后来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

    不过刘裕的北伐功败垂成,兵伐北魏的计划因生病不得不放弃,最终六十岁病逝,无人能承其志,而在两年后裴松之受命注解《三国志》。

    在这个大前提下,裴松之对于陆逊的所谓“北伐”是相当看不起的。

    在裴松之看来你陆逊突袭石阳集市杀伤百姓就敢大言不惭自称北伐?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