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怒,“为何?难道他也发烧?那就请自觉一点儿,去那边的草棚诊脉吃药,然后隔离。”
苏文刚要发怒,刘彻笑道:“这位小哥,诊脉和吃药需要多少钱?你们不会趁机捞路人一笔钱吧!”
那汉子将刘彻上下打量一番,冷哼一声:“像你这般心胸狭窄之人不在少数,告诉你这些都是我家郎君自掏腰包,吃药诊脉,还有几日的米粮都是郎君花钱,路人一文钱不用花。”
一旁的苏文刚要为大汉的冷嘲热讽而恼怒,却见刘彻一脸的笑意,也便作罢。
他身后的霍光却睁大了眼睛,瞧着那些茅草棚里的人,表情舒缓而点了点头。
一旁的桑弘羊却满脸笑意,心想着:“看吧,老夫说的都没错吧,刘病已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比官府还要好数倍。”
“小哥,这样吧,老夫有洁癖,旁人触及老夫的皮肤都会出现红肿,不如让老夫摸了额头,之后将手儿放在小哥的手上,以试温度?”
大汉将他的脸色仔细端详一番,挥手道:“不必了!尊驾除了有些体虚外,思路还算敏捷,口齿伶俐,可以断定没有发烧的症状,过去登记一下便算通过了。”
听到体虚二字,身后的桑弘羊和霍光抿嘴憋笑。
刘彻的脸上也是一青一白,但还是照顾礼数,冲那汉子一抱拳:“多谢小哥了!”
刘彻以“刘武的名字登记,职业登记的是粮商。”
一行人步行着进入杜县东南城后,陡然发现并非想象中的混乱,而是一片整洁有序,那份整洁甚至比长安还干净数倍。
“陛下……武……武哥。”桑弘羊近前来,做了临时向导。
“初始,聚集在此城池的流民多达两万余人,几乎把这个硕大的广场给占满了。”
“两万?”刘彻冷冷地念叨着,“哪里有这么多流民?”
桑弘羊想了想,急忙如实禀报:“自今年年初始,天下大旱,黄河干涸,武威、朔方、冀州、兖州的难民多达五万人逃离出来,而聚集到杜县的则有两万人之多。他们聚集到此地的人大多是奔向长安告御状,但考虑到治安问题,将他们阻隔在了长安道上,他们只能朝着距离最近的杜县奔来。”
“这么说,朕倒要感谢杜县县令了?”
桑弘羊尴尬地一笑,“陛下,初始,杜县县衙并无作为,而是富户昔阳家舍下粥来,每日供给一次粥。”
“哦?桑爱卿所说的就是那名捐资五千两白银的大户?”刘彻似乎想起来有这么一件事。
“不过,”桑弘羊欲言又止,担心陛下一高兴,就赏给昔阳家一个类似于免死金牌一样的职缺,那就难办后。
“不过什么?”刘彻斜瞥他一眼,但眼神却瞧着广场上有人在安排人手往墙根处撒着白色的粉末,还命人抬着几瓮什么东西朝城门口走来。
“臣便安排人监守始末,那昔阳家竟然派人在流民中做些拐卖妇女儿童之事,还时常拳脚相加,打死无辜难民,后因奸行败露,恼羞成怒,便实施些断粮之可耻行径……”
“有这等事?”
此时,一旁的霍光却冷冷一笑,“桑大人,指责人是要证据的,你能否拿出证据来?”
桑弘羊就是苦于这一点,才想着对昔阳家先礼后兵,通过办案逼问出他做的那些实情来,但桑弘羊那肯认怂。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