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万言书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是唤醒了武帝。

    他顿时觉得不该拿一首什么反诗就要置一人的罪过。倘若这事儿扩大化了,谁还为他出谋划策。

    况且从桑弘羊提交的案件报告来看,那首诗歌并非刘病已的笔迹,诗歌也是被人篡改了。

    刘彻想释放了刘病已,但此案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引发朝廷上两大派别的争斗,他便将暂时搁置起来,等到冷却时再行处理。

    刘彻听得倪宽的一番叙述有些头大了,挥了挥手:“朕会慎重考虑的。”

    正好想起了明年开春后的春闱论辩筹备情况,便询问起来。

    刘彻问得细致,倪宽据实回答。

    足见刘彻对首届春闱论辩会的重视。他想通过这种短平快的方式选拔年轻人才,以弥补世家对举孝廉途径的控制。

    刘彻自然明白,如何培养和选拔人才,如何任用与监督,则是朝政兴衰成败的关键。眼下的人才选拔制度采取的察举制考试,虽然刘彻对任人唯亲的宗室门阀采取了很多措施,设置了各种限制与监督,但天下能进入举荐范围的人还不是多局限在世家操控的手掌之中。

    去年,大儒倪宽向刘彻进言,采取文试选拔的方式,可以有力避开世家门阀的控制,天下寒门子弟也能有资格进入竞争的序列。

    刘彻欣然答应。

    虽然他知道天下的文人绝大多数出自门阀世家,但这样的文试开举已经是向天下文人表了态:只要有能力,便可以由布衣平民直接跃升为国家栋梁。

    倪宽草拟了各种严格的选拔比赛,但刘彻还是想通过春闱论辩的形式小试牛刀。

    若效果良好,再逐步推行层层考试的方式。

    当然,刘彻明白,这样的阻力太大,首先来自于门阀世家。

    若天子三策是对世家门阀从外侧的敲打,而文试则是对其的釜底抽薪。两种措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陛下,”倪宽见武帝的情绪稍稍好转,急忙趁机说到:“国家栋梁之师要从娃娃抓起。刘病已作为少年,可以为其同龄人立榜样,臣请求明年的春闱论辩会允许刘病已参加。”

    倪宽此时的职位是左内史,掌管法令、拟定文书。

    西汉管制有一种说法“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

    因倪宽的大儒身份,刘彻便让他潜心治理儒学教育,制定最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想起天子三问的巧妙对答,想起刘病已的各种奇巧诗词,再抬头看看挂在墙面上的那两句诗,刘彻也心软了下来:“好!准奏!退下去吧!”

    “是!”倪宽退了出去。

    到了门外,倪宽这才挺了挺酸痛的脖颈和腰,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

    守在门外的桑弘羊赶忙上前,抱拳询问到:“倪大人,情况如何了?”

    虽然倪宽一回到京城便来面见天子,还未曾与桑弘羊等人谋面,但彼此心照不宣。

    “应该是保住了他的性命,只是陛下还是不肯松口。”倪宽不无担忧到。

    “陛下在办理此案里已经惊动了整个朝野,本来的结局是抓住刘病已的把柄,开刀问斩,以儆效尤。”

    “却没想到这是一个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