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章 暗自较劲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未央宫到底还是下旨,针对刘病已反诗一案,由三法司会审。

    三法司也就是后世的攻坚法,这一制度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当时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分别掌管政务、军务和监察。

    沿袭至西汉,将三法司赋予了实际权力,形成炙手可热的制度,真正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样的情况,嗜好权力紧握在手的汉武帝怎能容忍,于是设立了刺史,后来又改名为大司空,又罢太尉置大司马,罢丞相置大司徒,形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司。

    三个司法机构可以相互监督,又可以相互协助,最后实现集权于汉武帝。

    但设立以来,汉武帝很少使用到此机构。特别是针对绣衣御史的指正,以及对诅咒之人的处置,基本上是皇帝一人专断。

    此番反诗案涉及到皇曾孙刘病已。

    表面上是处置一个儒家学子,而背后却是主和派和主战派在较劲。

    一旦刘病已被处置,主战派会乘胜追击,大搞文字狱,将主和派打得人仰马翻,挫败他们的斗志,主战派便能为资助战事大兴赋税其道。

    旨意还宣布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和绣衣御史江充为主副官,带领三法司审理此案。

    桑弘羊为了给倪宽从齐国赶回来留足时间,便借口需要搜集证据为由,将三司会审的时间搁置下来。

    即使这样,双方却在暗自较劲。

    在这股强劲的力量之下,一种关于某人的歌谣和传说却在民间流传开来。

    市井中,学院休息当儿,百姓家中,时不时会听到孩童们的歌唱:

    “泰山有大石,神奇自起立,天龙欲降生。上林枯木春,虫食叶成文,病已当立而。**污垢除,良善回青天,只把岁月等。百姓安居乐,万业待俱兴,病已当立而!”

    ……

    歌谣的背后,太子魂魄附身于病已的传说更是传得神乎其神。

    天子三答,七步诗,连同反诗也一起涌向大汉天下,被百姓津津乐道。

    刘病已俨然成了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天下百姓的救星。

    而对于深居大牢内的刘病已对此却一无所知。

    百姓认同反诗就是刘病已所写,但桑弘羊他们却要想方设法把这个案子做成是奸人陷害。

    数日过去了,武帝下了旨意要尽快审理此案,桑弘羊不得不开启三司会审程序。

    面对两捆刘病已的手书竹简,桑弘羊犯了愁。

    物证在,就差夫子认定刘病已的书法,做成了人证。

    人证物证一旦收集齐整,刘病已的反诗案算是成为铁案了,要想翻身简直比登天还难。

    桑弘羊踌躇不前,郁郁寡欢。

    即使身边的幕僚,还有一些主和派代表在讨论对策,他都全然听不进去。

    丙吉这几日亲自坐镇郡邸狱,原本作为狱史的他并不需要当值,但如今关押着决定刘病已生死的夫子,他能不尽心竭力看守。

    任何来探视夫子扬询的人他都一一回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