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一万块钱开始的文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一章 陈导&吴京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甚至韩升觉得《长津湖》这部戏最大的遗憾,就是在整体的处理上,太过于平铺直叙。虽然比强行煽情好,但也缺乏了不少动人的情感细节。

    而从个人的方面讲,人家也是完全有资格执导他表演的。

    第一天那种奇思妙想的反常规表演方式,毕竟是少数,多数时候韩升还是正常做表演。而人家做了这么多年的导演,作品也没间断过,是很有自己的见解的导演。

    而借鉴他人的部分建议,是成功的快速通道。

    所以韩升自然没什么不答应的,他又不脸皮薄,或者说以前脸皮还算比较薄。

    但是这几年做生意人,也算是锻炼出来了。

    至于陈导那边,其实也不愿意一直这么憋着,从头拍到结尾,难受的很。

    因为他这么做了之后,就发现韩升自己还是蛮自在蛮舒适的,并且人家属实是属于那种完全准备过的演员:就是不只是背台词,设计基础动作,而是整体都有,甚至感觉还练习过。

    也就是说,人家自个闷着演,都已经很不错。

    远超这种商业片所需水准。

    而他自己反倒觉得不太舒服,随时随地挺着一口气,又偏偏没处宣泄出去。自然韩升这边主动来示好,他也就没有坚持太多。

    也就认真地给分析解决了一番,韩升也很给面地把其中部分就运用到了接下来的表演。

    这事,就算过去了。

    剧组的拍摄继续,进展其实很快,小渔村这边的拍摄慢慢进入到了尾声——对了,这里是渔村取景地,但并不代表只取景渔村,否则也不用来那么多道具,群演。

    所以后续进度也必须及时跟上。

    这不,今天拍的,就已经是夜戏。伍家俩兄弟夜聊,而又有新战况传来的事情...

    ...

    拍电影,其实很多时候人物会有蛮多现在称为“立flag”的行为。比如打完这仗就回去结婚,送完这单就可以回家了,再坚持一天就能得救...

    这种东西,本来是给观众一种心理暗示,然后让后面的事与愿违产生更强烈的冲突。

    奈何观众们真的看得太多,而很多编剧真的太懒了。

    一听这些词,都不带改的...

    立马就知道说这话的人,结不了婚,回不了家,得不到救就gg了。

    这场戏的前一场,就有这样的戏份:

    母亲问,还要打仗啊?

    伍千里就回答,仗都打完了,哪里还有仗啊,没仗大了。

    不过韩升觉得这里还比较好一点的是,站在当时的人的语境和认知里,确实是没有仗打了。根本不会想到,还要远到那么北方的地方去继续打仗。

    于是到了这会,晚上的渔村,都是安静美好的...

    至少在镜头里是这样。

    “灯光,新加的那个灯光太明显了,到时候倒映在河里会穿帮。想想怎么调整这个事,给你们十分钟,要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