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农女种田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1章 孤坟(一更)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烧了香,磕了头,还放了炮仗。

    老杨头站在坟前,老眼饱含着热泪,嘴里嘀嘀咕咕,似乎在跟长埋土里的爹娘诉说着什么!

    其他人也都垂着头,不啃声,默默的听着。

    山风阵阵,夕阳西下,山间有种别样的萧瑟孤凉。

    杨若晴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有些想要回去了。

    幸而这时候,老杨头终于一挥手:“差不多了,咱下山吧!”

    ……

    一行人回到村的时候,暮色四起。

    前面就是老杨家的大门了,老杨头带着一众儿孙径直朝前走去。

    身后,孙氏则领着三个儿女,拐进了边上的小巷子口。

    分家了,就不能从老杨家的正门进了,除非特殊情况。

    杨华忠那屋,传来老孙头和杨华忠说话的声音。

    杨若晴暗暗勾了勾唇角。

    有嘎公在,真是好,不用担心老爹这一下昼孤单,喝口水都困难。

    “晴儿,你带着两个弟弟去歇息,娘去烧水烧夜饭。”孙氏说道。

    “娘,还是你带着弟弟们去歇息吧,我来伺弄夜饭!”杨若晴提议。

    “也好!”

    于是,娘几个分头行动。

    杨若晴把瓦罐里全都添上了冷水。

    灶台上,镶嵌在两口烧饭炒菜的锅中间,还有大大小小三只瓦罐。

    这些瓦罐,用处可大了。

    可以用来烧水,供一家人的喝水和洗澡。

    还可以用来盛米汤,炖汤啥的。

    有一口最大的瓦罐,日后是用来熬猪食。

    杨若晴考虑到大家爬山都出了汗,夜里都得好好洗个热水澡,于是便把这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都添满了水。

    夜里做点啥吃的呢?

    她又开始琢磨起来。

    有点累了,不想太麻烦。

    突然想到上回去赶集,称回来的那十来斤麦子粉。

    杨若晴回屋舀了六人份的,又拿了两只鸡蛋来,打算夜里贴葱花鸡蛋饼来犒劳家人。

    麦子粉里打入两只鸡蛋,一把葱花沫子,撒入一点盐星子,再兑换凉水开始搅拌。

    因为是贴薄薄的,类似于面皮的那种软饼。

    所以,不需要揉成面团,只要把它们搅拌成半流质状的液体就成了。

    然后往灶口塞柴禾,烧热锅。

    抄起丝瓜馕沾点菜籽油,围绕着锅底的部位利落的刷一遍儿,保证不粘锅就成。

    接着,再用瓢舀着鸡蛋面液,倒入锅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